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药方名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别名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泄火汤、升阳降火汤

处方柴胡1两5钱,甘草(炙)1两,黄耆1两,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晒干,锉碎,炒)1两,羌活1两,升麻8钱,人参7钱,黄芩7钱,黄连(去须,酒制)5钱(炒),石膏少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功能主治饮食损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

用法用量泻阴火升阳汤(《玉机微义》卷十)、升阳泄火汤(《准绳·类方》卷一)、升阳降火汤(《便览》卷一)。

注意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食。服药讫忌语话1-2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之类,恐大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

摘录脾胃论》卷上

猜你喜欢

  • 离中丹

    药方名称离中丹处方生石膏2两(细末),甘草6钱(细末),朱砂末1钱半。制法上和匀。功能主治肺病发热,咳吐脓血;暴发眼疾,红肿作痛,头痛齿痛,一切上焦实热之症。用法用量每服1钱,日再服,白水送;热甚者,

  • 桂枝防风汤

    《幼幼集成》卷二:桂枝防风汤药方名称桂枝防风汤处方嫩桂枝4.5克 杭白芍6克 北防风4.5克 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治婴幼儿伤寒初起,恶寒发热,体重面黄,或面白喘急,口中气热,呵欠烦闷。用法用量上作一剂。

  • 二十四制清宁丸

    药方名称二十四制清宁丸处方锦纹大黄(酒拌,蒸3日,晒干)、鲜桑叶、鲜侧柏叶、鲜桃叶、鲜槐树叶。功能主治脏腑积热,湿热秽毒,眼目赤肿,郁热头痛,咽痛牙痛,口鼻热疮,食积腹痛,湿热黄疸,痢疾初起,里急后重

  • 当归煮鸡蛋

    药方名称当归煮鸡蛋处方鸡蛋2只当归9克制法将当归加水3碗,放入煮熟去壳又用针刺十余个小孔的鸡蛋,煮汤至1碗即成。功能主治补气血,调经。适用于血滞气型闭经。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吃蛋,饮汤。摘录《民间方》

  • 苍术芍药汤

    药方名称苍术芍药汤处方苍术2两,芍药1两,黄芩半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腹痛甚者。痢疾痛甚者。用法用量每服1两,加淡味桂半钱,

  • 蜡薤饼

    药方名称蜡薤饼处方白蜡1两1分,鸡子3枚(取黄),薤白5茎(研细),白面3两。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上以鸡子黄与薤白、面等调作饼子,用蜡代油煎取熟,空心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第三药神仙活血汤

    药方名称第三药神仙活血汤处方人参5钱,黄芩3钱,当归5钱,白术3钱,白茯苓3钱,白芍药3钱,熟地黄4钱,厚朴2钱,白芷2钱,肉桂2钱,轻粉5钱,天雄3钱,木香3钱,雀脑川芎5钱,赤芍药2钱,防风2钱,

  • 芍药黄芩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引李东垣:芍药黄芩汤药方名称芍药黄芩汤处方黄芩芍药各30克甘草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缓急止痛。治泄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发热脉洪。(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0克

  • 肺痈煎

    药方名称肺痈煎处方玄参半斤,天冬4两,桔梗2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肺痈初起,咳痰腥气,两胁疼痛。用法用量水10碗,煎至2碗;再用蒲公英、金银花各5钱,再煎1碗。饭后徐徐服。摘录《仙拈集》卷四

  • 长生酒

    药方名称长生酒处方枸杞6钱,茯神6钱,生地6钱,熟地6钱,萸肉6钱,牛膝6钱,远志6钱,五加皮6钱,石菖蒲6钱,地骨皮6钱。制法上药放绢袋内,用好酒浸14日。功能主治清心神,生精血,益气力,壮下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