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波罗蜜树液

波罗蜜树液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树液

药材名称波罗蜜树液

拼音Bō Luó Mì Shù Yè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干中流出的树脂。用刀刺破树皮,待有乳白色树脂流出,即用盛器装好备用。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淡涩。"

功能主治《广西中草药》:"散结消肿,止痛。治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用鲜树液涂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波罗蜜树液

药材名称波罗蜜树液

拼音Bō Luó Mì Shù Yè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中国树木分类学》:波罗蜜树皮分泌一种树脂,菲律宾人用疗溃疡。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采收和储藏:用利器刺破树皮,待有乳白色树脂流出,用盛器装好。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8-15m,全体有乳汁。有进有板状根,单叶,旋状排列;叶柄长1-3cm;托叶佛焰苞状,早落;叶片厚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25cm,宽3-12cm,先端钝而短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或3裂(萌生枝或幼枝上叶),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略粗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或腋生,圆柱形,长5-8cm,直径2.5cm,幼时包藏于托叶内;雄花花被2裂,裂片钝,雄蕊1;雌花序圆柱形或长圆形,生于树干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内;雌花花被管状,六棱形,花柱侧生。聚合果长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长25-60cm,宽25-50cm,大者重达20kg,黄绿色,表面有六角形的瘤状突起,内有很多黄色肉质的花被,果柄粗壮,长5-10cm;瘦果长圆形,长约3cm,宽1.5-2cm。花期春、夏季,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性味淡;涩;性平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收涩止痒。主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涂。

各家论述《广西中草药》:散结消肿,止痛。治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用鲜树液涂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粟糖

    药材名称粟糖拼音Sù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功能主治《纲目》:"主痔漏脱肛,和诸药熏之。"摘录《中药大辞典》

  • 阿月浑子

    药材名称阿月浑子拼音ā Yuè Hún Zǐ别名胡棒子、无名子。出处阿月浑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云:“阿月浑子……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棒子,二岁浑子也。”《纲目》亦录着,引《海药本草》云:

  •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采。化学成

  • 蝮蛇蜕皮

    药材名称蝮蛇蜕皮拼音Fù Shé Tuì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功能主治《唐本草》:"主身痒、瘑、疥、癣等。"摘录《

  • 金毛木通

    药材名称金毛木通拼音Jīn Máo Mù Tōnɡ别名风藤草(《滇南本草》),花木通、金丝木通(《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毛铁线莲的茎藤。秋季采收。

  • 大麦奴

    药材名称大麦奴拼音Dà Mài Nú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大麦坚黑粉菌寄生于麦穗上所产生的菌瘿及孢子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o hordei(Pers.)Lagerh采收和储藏:果

  • 山樱桃

    《中药大辞典》:山樱桃药材名称山樱桃拼音Shān Yīnɡ Táo别名朱桃、麦樱(《吴昔本草》),牛桃、英桃(《博物志》),婴桃、英豆(《BU录》),李桃、奈桃(孟珗),梅槐(《八闽通志》)

  • 犀肉

    药材名称犀肉拼音X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犀角"条。性味《食疗本草》:"微温,味甘,无毒。"功能主治①

  • 辟汗草

    《中药大辞典》:辟汗草药材名称辟汗草拼音Pì Hàn Cǎo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铁扫把(《四川中药志》),散血草(《陕西植药调查》),

  • 箐跌打

    《全国中草药汇编》:箐跌打药材名称箐跌打别名石头菜来源菊科箐跌打Gynura cusimbua (D. Don)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接筋续骨,消肿散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