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泡
药材名称大麦泡
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
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R. althaeoides Hance],以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涩,温。
功能主治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大麦泡
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
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R. althaeoides Hance],以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涩,温。
功能主治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半边菜拼音Bàn Biān Cài别名菜子七、妇人参、普贤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华中碎米荠的根状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urhaniana O.E.Schulz采
药材名称夏丸拼音Xià W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苞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racteata Franch.[P.Henrici Bur.et Franch.采收和
药材名称角螺厣拼音Jiǎo Luó Yǎn英文名angle snai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fusus tub
《中药大辞典》:柠檬叶药材名称柠檬叶拼音Nínɡ Ménɡ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叶。全年可采。化学成分黎檬的叶中含黄酮类、香豆精类、有机
药材名称橘皮拼音Jú Pí别名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
药材名称毛桤拼音Máo Qī别名牛屎树、罗拐木、菜壳蒜来源桦木科毛桤Alnus lanata Duthie,以嫩叶、皮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地区。性味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利湿。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鞭打绣球药材名称鞭打绣球拼音Biān Dǎ Xiù Qiú别名地草果、红顶珠、顶珠草、底线果、地红参、地红豆、地胡椒、月月换叶、连线草[云南]来源玄参科羊膜草属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中药大辞典》: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蛇不钻、猫儿刺(江西《草药手册》),南蛇草(《甘肃中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夏、秋采
《中药大辞典》:野大豆藤药材名称野大豆藤拼音Yě Dà Dòu Té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茎、叶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