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正体类要

正体类要

  • 正体类要

    序上卷正体主治大法扑伤之症治验血脱烦躁血虚发躁气虚血热瘀血泛注瘀血作痛肝火作痛肝火忿怒肝火胁胀肝胆虚症血虚腹痛气虚不溃寒凝不溃脾虚不敛血虚筋挛肾虚气逆湿热乘肝肝经郁火痛伤胃呕药伤胃呕气血不损行气之非下

  • 正体类要

    骨伤科专著。2卷。薛己撰。刊于1529年。上卷首载正体主治大法凡19条,次载作者对扑伤、坠跌、金伤及汤火伤三类病的医案共64种病证。每证1~3例不等;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解放

猜你喜欢

  • 五运六气详解

    运气著作,1卷。明·薛己(立斋)撰于1632年。薛氏认为研究运气学说,重要在于参天地阴阳之理,五行衰旺之机;考气候之寒温,察民病之吉凶;推加临补泻之法,施寒热温凉之剂。指出治病不知五运六气,则如涉海问

  • 竹节骨

    骨名。即指骨。详该条。

  • 虚弱血崩

    病证名。指因气血虚弱,冲任失固,导致血崩。治法:崩中不止,所下血块色紫者,用《妇人良方大全》小蓟汤;崩血无度虚损羸瘦者,宜《千金要方》鹿茸散。

  • 皮罢

    推拿穴位。又名肝记。出周于蕃《推拿仙术》。位于大指端爪甲内。能清神,治哮喘、昏迷不醒等。《推拿仙术·身中十二拿法》:“八拿皮罢穴,属肝经能清神。”《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大指端即肝记穴,又名皮

  • 夹缚

    正骨固定方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夹紧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指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的外固定。

  • 臀痈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臀部的痈。由膀胱湿热凝结而成。初宜隔蒜片艾灸,内服仙方活命饮。证治见外痈条。

  • 灰中黑滑苔

    舌淡灰色,中间有滑苔数点,黑如墨汁。为邪热传里,内挟宿食,宜表里双解,可用大柴胡汤(见《伤寒舌鉴》)。

  • 脾胃虚寒吐

    病证名。脾胃虚寒而致的呕吐。《活动心书》即冷吐。其证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脉息沉微,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汗出,此因风寒入胃,或食生冷,或伤宿乳,胃虚不纳而出。宜温胃去风,除宿冷,用当归散,水煨姜陈

  • 五味黄芪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黄芪、麦门冬、熟地黄、桔梗各五钱,甘草二钱半,白芍药、五味子各二钱,人参三钱。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日三次。治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 玉梁骨

    骨名。即下颌骨的关节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玉梁骨,即耳门骨。其处上即曲颊,下即颊车,两骨之合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