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箭

大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箭

药材名称大箭

拼音Dà Jiàn

来源泽泻窄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et Boucb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布于江南各省区。

性味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皮肤疱疹,小便不通,水肿,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箭

药材名称大箭

拼音Dà Jiàn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泽泻科植物窄叶泽泻全草。8~9月采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高30~130厘米。根茎短,须根丛生。叶根生;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窄,全缘,质稍薄;叶柄长3~20厘米,半抱茎。聚伞状圆锥花序;具花梗;苞片绿色,先端锐尖;花小,白色;萼片3,圆卵形,绿色,多脉;花瓣3,倒卵圆形;雄蕊6;雌蕊多数,花柱较子房稍短,柱头小。瘦果多数,环状排列,扁平,质薄,斜倒卵形,上方内侧有宿存花柱,背面较厚,中间有一深槽。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沼泽边、水田边。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散毒。治皮肤庖疹,小便不通,水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箭

药材名称大箭

拼音Dà Jiàn

英文名Herb of Channelled Waterplantain

别名泽泻、汗枪箭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窄叶泽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et Bouche.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窄叶泽泻,多年生水生或沼生植物,块茎直径1-3cm。叶全部基生;叶柄长10-30cm;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7-22cm,宽1-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花葶连同圆锥花序高50-100cm;圆锥花序的分枝和伞形花序的总花梗均轮生,花梗长2-4cm;外轮花被片3,萼片状,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雄蕊6;心皮多数,轮生,柱头比子房短,弯曲。瘦果两侧扁,长2-3mm,背部有1条深沟。花期 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沼泽边缘或水沟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性味味淡;性微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小便不通;水肿;无名肿毒;皮肤疱疹;湿疹;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梭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梭药材名称岩梭别名丛毛羊胡子草来源莎草科岩梭Eriophorum comosum Nees,以花、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湖北、广西、西南、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花:平喘止咳

  • 壁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虎药材名称壁虎拼音Bì Hǔ别名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来源守宫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

  • 鹤肉

    《中药大辞典》:鹤肉药材名称鹤肉拼音Hè Ròu出处《医学入门》来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肉。原形态丹顶鹤,又名:鹤(《诗经》),白鹤(《嘉佑本草》),仙鹤(《日用本草》),仙禽、胎禽

  • 叉枝鸦葱

    药材名称叉枝鸦葱拼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别名苦葵鸦葱、羊奶及及、散枝鸦葱、分枝鸦葱来源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落花生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药材名称落花生拼音Luò Huā Shēnɡ别名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

  • 龙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舌草药材名称龙舌草拼音Lónɡ Shé Cǎo别名塘底菜、水白菜、水芥菜、水莴苣、龙爪草、海菜来源水鳖科水车前属植物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

  • 红楠

    药材名称红楠拼音Hónɡ Nán别名白漆柴、乌樟、钓樟来源樟科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以根皮及树皮入药。化学成分根含dl-N-降杏

  • 羊踯躅根

    《中药大辞典》:羊踯躅根药材名称羊踯躅根拼音Yánɡ Zhí Zhú Gēn别名山芝麻根(《梁侯瀛集验良方》),巴山虎(《百草镜》),闹羊花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

  • 刺槐花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药材名称刺槐花拼音Cì Huái Huā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原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

  • 甘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木通药材名称甘木通别名眼蛇药来源毛茛科甘木通Clematis filamentosa Dunn,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还原性糖,多糖类,甾体,酚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