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见《桂海虞衡志》。即韶子,详该条。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足面,状如粟米,痒极入骨,急隔蒜灸之。
舌诊著作。2卷。清·梁玉瑜传,陶保廉录。书成于1894年。据本书凡例记载:“四川万县王文选所刻《活人心法》四册,内有《舌鉴》。据云:合张(登)氏一百二十舌,《薛氏医案》三十六舌,梁邑段正谊瘟疫十三舌,
病证名。一作酒积泻。《不居集·泄泻》:“酒积泄,饮酒太多,清晨作泄,或五更腹痛,泄下黄赤,此酒湿入脏所致,非肾虚者比也。”参见酒积五更泄泻条。
见《山东中药》。为丹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不能仰卧。《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于肺也。”参见不得偃卧条。
【介绍】:见吕震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