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致。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初起多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等症。一名伤食,详该条。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二两,茯苓、山药各三两,炮附子一枚,瞿麦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治下焦阳虚,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腹中冷
见《神农本草经》。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景天之别名,详该条。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嗽唾脓痰。详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孝经纬》:“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到了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已完全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
见叶氏医案存真条。
证名。见《类证治裁·阳痿附茎纵》。又称阴纵。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