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十三蒸

二十三蒸

古病名。古代二十三种蒸病的总称。《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二十三蒸:一、胞蒸小便黄赤;二、玉房蒸,男则遗沥漏精,女则月候不调;三、脑蒸头眩闷热;四、髓蒸,髓沸热;五、骨蒸,齿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发焦;八、脉蒸,脉不调;九、肝蒸,眼黑;十、心蒸唇焦;十、脾蒸,舌干;十二、肺蒸鼻干;十三、肾蒸,两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胆蒸眼白失色;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肠蒸,下唇焦;十八、大肠蒸,鼻右孔干痛;十九、三焦蒸,亦杂病,乍寒乍热;二十、肉蒸;二十一、肤蒸;二十二、皮蒸;二十三、气蒸,遍身热。凡诸蒸患,多因热病患愈后,食牛羊肉及肥腻或酒或房触犯而成此疾。”参见蒸病条。

猜你喜欢

  • 红炉点雪

    痨瘵(结核病)治疗专书。又名《痰火点雪》。4卷。明·龚居中撰。刊于1630年。书中以肺肾阴亏,心肝火炽为痨瘵的病因、病理;以滋肾清肺,柔肝降火为主治原则。卷1~2主论痨瘵(痰火)的各种主证和兼证治疗;

  • 脾经湿痰

    痰证之一,即湿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该条。

  • 钱仲阳

    【介绍】:见钱乙条。

  • 月水

    出《脉经》。即月经。详该条。

  • 谋风

    八风之一。指从西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书名,20卷,南宋时儿科著作,撰人佚名,刊于13世纪初。本书明·弘治己酉(1489年)刻本改名《保幼大全》或《保婴大全》。书中有方论百余篇,较系统地总结南宋以前的儿科学成就。论述了乳婴疾患以及与儿科有

  • 伤寒医诀串解

    书名。6卷。清·陈念祖撰。作者融会诸家学说,以串解的形式为主,阐明其个人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原书缺漏不全,后经其侄陈道著补订刊行。

  • 阴阳至圣丹

    《疡医大全》卷七引岐天师方。人参、三七、儿茶(水飞,去砂)、五倍子各一两,血竭五钱,滕黄、乳香(去油)各三钱,轻粉、冰片各一钱,川贝母二钱。为细末,阳疮每用二钱,阴疮每用五钱,掺于患处。治痈疽。

  • 风中府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腑。详该条。

  • 侧棱

    即横产。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手先出者,名曰侧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