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人体寄生虫病的统称。《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蚘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证治准绳·杂病》:“九虫皆由脏腑不实,脾胃皆虚,杂食生冷甘肥油腻盐藏等物,节宣不时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古代道家通过吞食药物以求养生的一种方法。据记载吞食药物甚广,《抱朴子内篇·仙药》记有丹砂、黄金、白银、诸芝、五玉、云母)明珠、雄黄、太乙余粮、石中黄子、石桂、石脑、石硫黄、石、曾青、松柏脂、茯苓、地黄
切诊部位之一。即趺阳脉。《素问·至真要大论》:“冲阳绝,死不治。”见趺阳脉条。
【介绍】:春秋时秦国医生。善治外科疾病。
解剖名。见《银海指南》卷二。即下睑。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三十六黄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心黄者,目赤,舌上生疮,心闷喘急,多言无度,或笑或嗔,微微汗出,口干舌短,起卧不安,神思恍惚,小便赤难,心下胀满,状如风火,悲哭,手乱捻物者难治。”治法用生地
【介绍】:见凌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