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诗词古文>王之望生平

王之望生平介绍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查看王之望的诗词古文

生平

  早年以父少傅荫泽补将仕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由右迪功郎、昌化军判官改辟监台州支盐仓,举家徙居台州(今临海县)。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为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绍兴十八年(1148年)出知荆门军,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绍兴三十年(1160年)改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提举四川茶马。除太府少卿,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后升太府卿。绍兴三十二年(1160年)充川、陕宣谕使。因德顺兵败,除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户部侍郎、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复除吏部侍郎、通问使,又擢右谏议大夫。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拜参知政事,俄兼同知枢密院事。后罢为端明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寻复罢。工诗属文,又是词学大家。其“手未尝释卷,博学无所不通,谈论英发,听者忘倦。为词章下笔立成,豪赡宏博,切于事理”。所作之词,如《菩萨蛮》“华灯的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又如《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撩乱江云雪欲飞。小轩幽会酒行时。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歌舞地,喜追随。歙州端恨外迁迟。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时”等等。脍炙人口,享誉海内。生平事迹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宋史·卷三七二·王之望传》、《建炎以来系要录》、《史乘笔记》等有小传。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冬病卒于台州,终年68岁,谥敏肃。著有《汉滨集》60卷(今已散佚)、《奏议》、《经解》等,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16卷,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汉滨集》为底本,酌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行于世。

墓碑出土

  王之望墓志,2000年出土,原藏临海江南街道白岩岙村,现存临海博物馆东湖石刻碑林。碑高96.5厘米,宽72厘米,厚8厘米。题为“宋故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襄阳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致仕,赠左宣奉大夫王公墓志”。碑文楷书,文连题41行,满行59字,又刊人勒名1行。

  王之望以父少傅荫泽补将仕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由右迪功郎、昌化军判官改辟监台州支盐仓,因家临海。绍兴八年(1138年)得中进士,为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不久,出知荆门军,提举湖南茶盐第,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又改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提举四川茶马。除太府少卿,总领四川财赋,后升太府卿。隆兴元年(1163年),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因德顺兵败,除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户部侍郎、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复除吏部侍郎、通问使,又擢右谏议大夫。继拜参知政事,俄兼同知枢密院事。后罢为端明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乾道元年(1165年),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历史上对于王之望有不同的评价,此墓志的发现,对于研究王之望的生平,提供了新的比较可靠的资料。

猜你喜欢

  • 邾仲谊

    邾仲谊,名经,号观梦道士,又号西清居士。明·徐一夔《如丰稿》卷入《送邾仲谊就养序》曾记邾自称“居士世家吴陵”,吴陵又名海陵,属扬州路泰州。故亦有称其为维扬人者。

  •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掌机沙

    掌机沙,元代诗人。字密卿。回回人。本西域阿鲁温氏。世居七河及楚河流域。祖哈散仕元,官至礼部尚书。本人曾学诗于萨都剌,工诗,诗作秀美,风流俊爽,有“才子”之称。作品多佚,仅存《西湖竹枝词》1首。

  • 杜元颖

    [唐](公元775-838年)字君,京兆杜陵人,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孙(祥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杜氏)。晚唐大臣。穆宗朝宰相。父佐,官卑。元颖,贞元十六年登第,又擢宏词,累官司勋员外。穆宗时,拜中书舍人。不阅岁,至宰相,再期,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太和中,贬循州司马。元和中为左拾遗、右补阙,召入翰林,充学士。手笔敏速,宪宗称之。吴元济平,以书诏之勤,赐绯鱼袋。转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穆宗即位,召对思政殿,赐金紫,超拜中书舍人。其年冬,拜户部侍郎承旨。长庆元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上柱国、建安男。元颖自穆宗登极,自补阙至侍郎,不周岁居辅相之地。辞臣速达,未有如元颖之比也。

  • 周天藻

    字掞之,江南吴江人。

  •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郑鸿

    郑鸿,字伯臣,曲阜人。诸生。有《怀雅堂诗存》。

  • 傅毅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武仲。少博学,善属文。以明帝求贤不笃,士多隐处,作《七激》以为讽。章帝以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后为大将军窦宪司马。早卒。

  • 裴达

    生卒年不详。达,一作“逵”,误。代宗大历中登进士第。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其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