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陵朱氏家集三十种

金陵朱氏家集三十种

四十卷。清朱绪曾(生卒年未详)编。朱绪曾,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好读书,于《尔雅》用力尤深。藏书甲于江浙,著有《续宋文鉴》、《中论语》、《论语义证》、《金陵旧闻》、《金陵诗汇》、《笔谱》、《曹子建集考异》、《昌国典咏》、《续棠荫比事》、《北山集》、《开有益斋读书志》、《金石文字跋尾》等。此书乃集其家自明迄清入世诗文,汇刊流传者。计朱绪曾远祖一人、太高祖一人、高祖三人、曾祖七人、祖五人、父、伯、叔等四人、兄弟五人、侄二人。又曾祖姑一人、姑一人,并附己所著者,共二十九人。无甚著闻之士。其稍显赫者,仅朱圻、朱元英、朱澜、朱绍曾四人而已。全书各人著述,以诗为最多,或搜遗失,或选录成书。每一书后,绪曾均选有跋语,记其先世仕履,及诗文之存佚,各书类多未刊者。内诗有仅三四首者,收文甚少。缘朱绪曾本述先德,固无论多少。全书计有三十种:《春雨堂集》一卷、《雪浪集》一卷、《夏云堂稿》一卷、《虹城子集》四卷、《绍前集》一卷、《继芳集》一卷、《月峰集》一卷、《江村集》一卷、《悬磬集》一卷、《云圃集》一卷、《倦游记》一卷、《楹书集》一卷、《华峰集》二卷、《毅堂集》一卷、《庄恪集》一卷、《洗影楼记》五卷、《怀山园遗文》一卷、《吉光集》一卷、《锦囊集》一卷、《武冈集》一卷、《谷集》一卷、《霜筠集》一卷、《朱雀桥边野草》二卷、《洲居集》一卷、《待潮集》一卷、《居敬集》一卷、《葛翠集》一卷、《璞疑诗集》一卷、《北山集》三卷、《澹持集》一卷。有道光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因话录

    六卷。唐赵璘撰。生卒年不详。赵璘字泽章,南阳人,徙平原(今属山东),赵璘开成三年(838)进士及第,大中时,官祠部员外郎,历度支全部郎中,迁左补阙,出为衢州刺史。本书所记皆唐人轶事、典故。共六卷,分五

  • 佚存丛书

    十七种,一百一十一卷,原题日本天瀑山人(林衡)辑。丛书所收均为中土已佚古籍,选择颇精,每书后附编者题跋,述其刊刻源流。据其自序云:“余尝读唐宋已还之书,乃识载籍之佚于彼者,不为少也,因念其独存于我者,

  • 古文尚书辨

    ① 一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文学家。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

  • 石帆诗集

    八卷。附《补遗》一卷。清张曾(生卒年不详)撰,张曾字祖武,江苏镇江东南丹徒镇人。据史载,他少聪颖,读书目十行下。不喜举子业。肆力于诗古文辞。自称为石帆山人,吟咏则专力于学杜诗。其人不慕荣禄,少与鲍海、

  • 龟川诗集

    四卷。明董绪(约2570年前后在世)撰。董绪,字禹亏,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其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人称其诗“不求工于声律,而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此集由其子刑部尚书董裕初刻于东莞

  • 痘疹全书博爱心鉴

    见《痘疹博爱心鉴》。

  • 周礼就班

    二卷。未题撰者姓名。此书就《周礼》经文,仿照历代正史诸志及通考的写法,和类书的体制,分门别类载录。上卷为《天文》、《地志》、《君后》、《官府》、《封建》、《朝聘》、《祭祀》、《礼乐》、《典籍》、《财用

  • 尚书源流考

    一卷。刘师培(1884-1920年)撰。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后曾改名光汉,江苏仪征人。刘师培为近代经学家,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毛诗札记》、《周礼古注集疏》、《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等,近人辑

  • 国朝诗萃

    二十一卷。清潘瑛、高岑同辑。潘瑛生卒年事迹均不详。高岑,字岘亭,河南商丘人。生卒年亦不详。官丰城知县。著有《眺秋楼诗》。此集为清诗汇编。清代人选清代诗有不少著作,如沈宗伯《清诗别裁集》,陈维崧《箧衍集

  • 论语包氏注

    一卷。东汉包咸(生卒年未详)撰。咸字子长,会稽曲阿(今浙江绍兴)人,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承博士右师细君,学习《鲁诗》、《论语》。官至大鸿胪。咸所作章句,用张禹说。然其书隋、唐《经籍志》都不著录。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