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毗陵志

重修毗陵志

①三十卷。宋史能之纂。史能之,字子善,江苏四明人。进士,宋淳飏尉武进,咸淳二年(1175)知常州府。毗陵,古郡名,晋太康二年(281)建置,治所在丹徒(今镇江市东丹徒镇),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三市,武进、江阴、丹阳等县地。此志传世希少,大都残缺。清阳湖赵怀玉偶得残本,复从长州吴翌凤家钞得九卷,两本相合,但缺第二十卷词翰。此志法度厘然,义例精审,繁简得中,亦为名流所推服。有宋咸淳四年(1177)刻本、明刻本、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赵怀玉刻李兆洛校本、清乾隆五十年(1785)张德荣抄本、清海宁陈兆鳣抄本、清抄本、抄本。②四十卷。明卓天锡修,孙仁增修,朱昱纂。卓天锡,字纯嘏,明蒲田人。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历任刑部员外郎、常州知府、广东参政、贵州按察使。孙仁,字伟德,明新淦人。明成化五年进士,官刑部郎中,成化十四年任常州知府。朱昱,字懋阳,号约斋,武进人。曾任福建按察使。朱昱应知府天锡之聘,于明成化五年(1469)纂州志,犹用古郡名《毗陵志》。成化二十年,知府孙仁再聘朱昱增修,即此志。卷前有序六篇、凡例、图、表(郡县);卷一至四地理:建置沿革、郡名(附邑名)、分野、风俗、形胜、疆域、里至、陆程、水程、城郭、坊市、乡都(附村墅)、桥梁;卷五诏令;卷六官寺:府治、县治、公馆、察院、诸司廨舍、仓库、场务;卷七至八食货:户口、土贡、财赋、土产;卷九至十二职官:封统、禄秩、历代官绩、国朝题名;卷十三至十四文事:学校(附社学)、甲科、乡试、岁贡;卷十五选举;卷十六武备:诸军、教场;卷十七至十九山川:山、峰、岭、岩、洞、坞、江、湖、河、溪、沟、港、陂、塘、浦、沙、渰、涧、渎、潭、渚、泉、径、井、堰、埭、闸;卷二十至二十四人物:帝系、名宦、忠节、孝友、文学、遗逸、寓贤、列女、仙释、方伎;卷二十五宫室:堂亭、楼阁、馆驿;卷二十六坛迹:社稷坛(附里社)、山川风雷雨坛、天祀鬼神坛(附邑历、乡历);卷二十七祠庙;卷二十八至二十九寺观;卷三十陵墓;卷三十一古迹;卷三十二祥异;卷三十三至三十八词翰:碑、记、序、表、书、杂著、诗、词;卷三十九碑碣;卷四十摭遗(附辨疑)。此志在体例上仿照《咸淳毗陵志》但门目设置有较多的增改。该志为明原刊本,极为珍贵。有明成化五年修二十年增修刻本、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清古藤屋抄本。

猜你喜欢

  • 孔子门人考

    ①一卷。清朱彝尊(详见《经义考》)撰。朱氏以受业于孔子者为弟子,受业于弟子者为门人。书中共收孔子门人三十一人,后又附《孟子弟子考》十七人。于诸人事实从略,而详于历代封爵。此书有康熙年间刊《曝书亭全集》

  • 东里全集

    九十七卷。《别集》四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杨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曾在湖广各地做塾师多年。建文初被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成祖即位,入内阁典机务,历官至左谕德;成祖北巡,

  • 载花舲

    清徐士俊(详见《香草吟》条)撰。共三十二出。最末出《浆水令》尾声载云:“曲波园七种新编定,还有《香草吟》未曾求政,待我回到稽山待请评。”是《香草吟》成在《载花舲》之后,所谓曲波园七种不知是传奇否,今所

  • 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

    八卷。明司马晰编。司马晰,字宗晦,夏县(今属山西)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乃北宋著名大臣、史学家司马光十七世孙。该书主要为辨明里籍家世所作。据自序说,自司马光居于河洛,葬于鸣条山,

  • 费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敬修纂修。李敬修字济生,保安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费城县知县。费志自前令黄学懃重修后,已失修二百余年。李敬修莅任后,乃集邑中绅士,相与谋商续修邑乘,历时一年而新志

  • 从龙谱

    无卷数。原本题为锡山华公李泽长编集,估计为明代人所作,书中多引用丘浚之语。此书在各家书目中皆不著录,前无序例,大概是钞撮宋元通鉴纲目,续编而成。该书首载谱系图,称南北宋赵氏谱系,并将西夏元昊的谱系与宋

  • 毛襄懋奏议

    二十卷。毛伯温撰。毛伯温,明代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字汝万,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山西、顺天,晋工部尚书,改兵部尚书,天启(1621-1627)初,追谥襄懋。《毛襄懋奏议

  • 四书管窥

    八卷。元史伯璇撰。伯璇字文玑,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生平不详。该书引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胡炳文《四书通》、许谦《四书丛说》、陈栎《四书发明》等等,取其与《四书章句集注》异同者,各

  • 重编百家姓五种

    各一卷。一本朱王万寿,明时吉昌句,明崇祯年间,上元黄周星九烟撰。一本咸丰万寿,安广吉康句,曰《新编百家姓》。一本咸丰万寿,安康吉昌句,曰《百家姓二编》。一本咸丰万寿,安贺巩昌句,曰《百家姓三编》。皆咸

  • 教化议

    五卷。德国人花之安撰。花之安有《学校论略》,已著录。此书宗旨是:国家之兴在于人才兴;人才之盛在于学术发达;学术发达在家靠父母教诲,在学校靠师长教诲。五者互相为用。五卷之目为:养贤能、正学术、善家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