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古堂帖
四卷。清万宝汇其伯父万德新、其父万永锡之书。万宝字一楼。官榆林兵备道,时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石置于西安碑林,欲使其广为流传。万德新字考严,书一卷;万永锡字尔亭,书三卷。二人同学张得天之体。张得天学米芾书而成一家,万氏兄弟所临张得天米书,并无笔力。学张氏佳处不得,其病处则无不具备。此帖三四卷为万永锡所抄唐诗,小字工整,是帖中之优者。有西安碑林本。
四卷。清万宝汇其伯父万德新、其父万永锡之书。万宝字一楼。官榆林兵备道,时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石置于西安碑林,欲使其广为流传。万德新字考严,书一卷;万永锡字尔亭,书三卷。二人同学张得天之体。张得天学米芾书而成一家,万氏兄弟所临张得天米书,并无笔力。学张氏佳处不得,其病处则无不具备。此帖三四卷为万永锡所抄唐诗,小字工整,是帖中之优者。有西安碑林本。
一卷。清赵良澍撰。良澍字肃徵,号肖岩,安徽泾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著有《读易经》、《读诗经》、《读礼》、《读春秋》及《肖岩文抄》等。其言易,以宋儒为宗,敷陈义理而不及象数,与汉魏易注不尝涉列。
一卷。清许之雯撰。许之雯,生卒年不详,字修梅,浙江知府许佑身之女,俞樾外孙女,闽县王孝亮之妻。清代诗人。幼年即显露才女天性。善吟咏。《晚晴簃诗汇》云:“修梅自名所居曰湘筠,其外祖曲园先生语之云:‘湘妃
四卷。宋刘安节(约1115年前后在世)撰。刘安节,字元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起居郎擢太常少卿,出知饶州,迁知宣州,卒。刘安节与弟刘安上曾从师于程颐,以学行
玄应《一切经音义》之简称。
一卷。魏张揖撰。参见《三仓训诂》。是书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为三卷,而宋以来官私志目皆不见载,当是亡佚于五代动乱之际。然晋梁以迄北宋的传注,字部、类书、释典,
一卷。宋庾蔚之撰,清马国翰辑。蔚之生卒年不详,字季随,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其传不见于《宋书》。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及《册府元龟》,其注《礼记》,名《略解》。《隋志》题庾氏,
四卷,续一卷,清李塨撰。李塨字刚主,蠡县人,康熙年间举人,官通州学正,从博野颜元游。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苦筋力,习六艺,讲世务。书中讲道:“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然后大事可为。”持论
十卷。清聂芳声(生卒年不详)撰。聂芳声,字晦之,永丰(今属江西)人。此编所录为从宋至明籍隶永丰的文人之作。分类编次,然所录宋元人之作不过十余,余者皆为明人的作品。《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后视师浙江,与胡宗宪协谋讨倭寇,因功擢右佥都御史。嘉靖三十九年,卒于通
明沈泰纂集。沈泰,字林宗,别署福次居主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盛明杂剧》于崇祯二年(1629)辑成,所收大都是明代嘉靖以后的作家作品。入选作者多为江浙籍人,或为活动于江浙一带者。此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