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湘山志

湘山志

①五卷。清徐泌修,谢允复纂。徐泌,字鹤汀,浙江衢州人,康熙十九年(1680)任全州知州。谢允复字文山,广西全州,孝廉,官参议道。湘山,位于广西全州县西部。清以前,湘山麓有唐至德间修建的湘山寺(今毁),及飞来石、洗钵泉、妙明塔、石雕群兽等古迹名胜,是华南地区著名的佛寺胜地之一。康熙中,知州徐泌,以州有湘山寺,祀无量寿佛,率郡人谢允复等考佛出身本末,并山水、古迹、艺文,辑为此书。志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湘山志》康熙二十年刻本。全志共五卷,卷首二序,卷一星野(南宫朱鸟七宿图、轸宿图、轸宿布天歌、右俱翼轸正占、右俱荆楚附占)、图考(山水总图、湘山刹院图、覆釜山胜迹图、境内寺院总图)、因缘、镜象(圣体、坐容、发髭、齿古、手足、舍利、毫光、真衣、锡杖、竹杖)、灵应,卷二佛宗,卷三敕封、古迹、岩泉、塔院、田赋、僧正、名僧,卷四艺文(含古塔记、湘山祖师行状、湘山无量寿佛记、舍利碑记等),卷五吟咏(录历代吟咏湘山寺诗词数百首)。此志是目前广西流传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寺庙志,详细地记述和考证了湘山寺名刹的历史沿革和周围山水景物、古迹、艺文,以及佛祖全真和尚的生平等。② 二卷。清张澹烟撰。张澹烟,号湘源逸士,广西全州人。《湘山志》咸丰三年(1853)重修本,共上、下二卷。卷上,首佛祖因缘,次湘山灵应、次湘山胜迹、次湘山岩泉、次湘山塔院。卷下,首碑记、次诗、次湘山八景。湘山以湘山寺而名于世。故兹篇叙湘山寺最详。其考曰,湘山寺为释全真所居。释全真者,湖南彬州资兴县程水乡人。于唐至德元年,选胜安禅,卓锡栖止。初结茅庵曰净土院,至宋改为景德寺,反又改名为湘山寺。全真化于咸通八年,享腊一百六十天,人呼无量寿佛。兹篇重在盲全真事,故又名寿佛志。他条所载,则多无可取,而尤以八景条为最差。其所谓八景者,柳山寸月、湘峡归云、盘石冰泉、华峰霁景、龙洞清溪、砻崖飞瀑、合江晓涨、赤壁秋澄。拼凑而成,无一堪称为景者。

猜你喜欢

  • 清湖文集

    十四卷。明汪应轸撰。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庶吉士。因谏南巡被杖,出知泗州。州土瘠民懒,不知农桑,轸悉以教之,民得丰衣食。召为户科给事中,岁余上三十余疏,

  • 素问钞补正

    十二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编辑,明丁瓒(生卒年不详)补正。丁瓒字点白,江苏镇江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丁氏因时医多不习《内经·素问》,滑寿《素问钞》久传多误,故根据滑氏旧本,重新加以

  • 太常寺则例

    一百三十五卷。官编本。是书卷一为题请,谓祭祀日期,卷二为祀等,谓分大、中、群祀,卷三为演礼各项,卷四阅祝版各项,卷五笾豆牲牢各项,卷六服色各项。以下为大祀、中祀、群祀、告祭、兴工告祭、巡幸盛京、恭谒祖

  • 测圆海镜

    十二卷。元李冶(1192-1279)撰。李冶,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李遹次子。少时于元氏(今河北元氏县)求学。金正大七年(1230)词赋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

  • 周易不我解

    二卷。明徐体乾撰。体乾字行健,长淮卫(在今安徽凤阳)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自序》说曾从陈灵峰受赵青山《易》半卷、希夷《易》一卷。其法以天星配四时,解乾卦六龙即指龙星,解坤为牛,也指牺牛星。大

  • 尚书小疏

    一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冠云,又作贯云,号果堂,门人私谥文孝先生。吴江(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彤少时家贫,以穷经为事。从何焯游,登张伯行、杨名时门,讲学不缀。其经学根底宏深

  • 外科全生集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

  •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八卷。明叶向高(1559-1627)等修。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建福清人。万历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时与魏忠贤等抗争,卒谥文忠。著有《说类》、《苍霞草》、《编扉奏草》。该书成于天启三年

  • 张氏三礼图

    一卷。唐张镒(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中书侍朗平章事,凤翔陇右节度使。新、旧《唐书》皆有传。传称“大历五年(770),除濠州刺史,为政清净,州事大理

  • 老子翼

    三卷。明焦竑(详见《易筌》)撰。宋元以来,注释《老子》的学者,争相立意,别裁迭出。焦竑撰《老子翼》,体裁更为独特,集韩非以下解《老子》者六十四家,并附他自己“笔乘”为六十五家,采各家精纯语句,裒辑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