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浮沚集

浮沚集

八卷。宋周行己(约1104前后在世)撰。周行己,字茂权,号浮沚,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进士,为本州教授,后官至秘书省正字,出乐清知县。著有《浮沚集》。行己文集多有刊本。陈振孙《书录题解》载《浮沚先生文集》十六卷、《后集》三卷;《宋史·艺文志》载《周行己集》共十九卷;明万历《温州府表》则称《行己集》凡三十卷。然诸本清代即已散佚、不传。此集共八卷。是清代编《四库全书》时,由《永乐大典》中采掇辑出。行己师承伊川程颢,开“永嘉学派”之先河。其学虽出程门,然于周、孔、佛、老无所不求,又与曾巩、黄庭坚、晁补之、秦观等相唱和。亦深受影响。如《寄鲁直学士诗》有“当今文伯眉阳苏,新词的烁垂明珠”之句,即表现出对苏轼的倾倒折服。因而其文明白淳实,既粹然为儒者之风,又无洛蜀门户之见。其诗则娴雅有法,非其他讲学家所能及。此集有英武殿聚珍版书(武英殿木活字本、福建本、广雅书局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集编

    二十六卷。南宋真德秀辑录朱熹四书注语而成。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改希元,南宋理学家,建宁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世称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他是朱门再传弟子,是

  • 眉公群碎录

    见《群碎录》。

  • 古书世学

    六卷。明丰坊(详见《古易世说》)撰。《古书世学》所列经文据今、古文石经,并兼采日本、朝鲜二古本以相契合,故称“古书”。坊以楷书解释经文,取其先祖宋代丰稷的正音,曾祖父丰庆的续音,父亲丰熙的集释,又自为

  • 易经札记

    三卷。清朱亦栋撰。亦栋原名芹,字献公,号碧山,浙江上虞人,乾隆间举人,官至平阳训导。著有《十三经札记》、《群书札记》等。此书系《十三经札记》之第一种。全书分三卷,上卷三十二条,中卷二十四条,下卷二十四

  • 南北史补志

    十四卷。清汪士铎撰。汪士铎,江苏江宁县人。道光举人。除是书外有《水经注图说》、《江宁府志》等。是书卷一至卷四为天文,卷五至卷八为地理,卷九、卷十为五行,卷十一至卷十四为礼仪。据目录有刑法、职官、食货、

  • 乐经元义

    八卷。明刘濂撰。刘濂有《易象解》已著录。该书第一卷为《律吕篇》,以后依次是《八音篇》、《万舞篇》、《古诗音调篇》、《微言篇》。其论律吕,专驳《乐记》和《周礼·大司乐》;其论音调,认为《诗经》三百篇中宫

  • 诗总闻

    二十卷。王质(1127-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属山东)人。后徙兴国(今属江西),南宋文学家。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任枢密院编修。王质博通经史,有文才,为张孝祥父子所器重,与

  • 汶阳端平诗隽

    四卷。宋周弼(1200-1257?)撰。周弼,字伯,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周文璞之子,自幼博闻强记,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在浙东一带为官。嘉定十七年辞官而去,周游江湖。著有《端平诗隽》。此集为周

  • 贯经堂米帖

    八卷。清张模(生卒年不详)辑。张模,字晴溪,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张氏自跋中,记述了刻帖原委。张氏认为米芾书法为宋四家之最奇纵者,或真或草,逸态横生,可与王右军相比附,故张模每遇米氏真迹或初拓善本,

  • 周易究

    四卷。清徐梅撰。徐梅字咏华,号有离子。浙江嘉善人。此书首卷列彖本、上传注、下传注。其所释文字怪诞不能解。如“乾元会兑,坤会震雷”等语,为过去说易者所不见。第二卷有天星选择、天德、月德、贵神、水运、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