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法书通释

法书通释

二卷。明张绅撰。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只说张绅是山东人,洪武年间官浙江布政使。又据《明史·吴宗伯传》中载鲍恂之事,称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诠、高邮张长年、登州张绅并以明经老成,为礼部主事所荐,召至京师。鲍恂、张长年皆以老病辞归,唯张绅授鄠教谕,寻召为右佥都御史。此书是集晋至唐以来书家名论,亦兼及宋时苏轼、黄庭坚、姜夔、吾衍之说。所取古人碑帖则只及唐而止,亦皆常见之文。此书共分十篇,一曰八法,二曰结构,三曰指使,四曰篇段,五曰从古,六曰立式,七曰辨体,八曰名称,九曰利器,十曰总论。此外,书中亦有误陋之处,如其六“立式篇”中辨古无真书之名,钟、王楷书皆是隶法一条,不合书史事实。又所引法书《鹤铭》前后两见,但一列小楷,一列大楷,乃校录之疏。另外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说:张绅工大小篆,精于赏鉴,法书名画,多所题品,撰《法书通释》一卷。而实考此书确为二卷。此书《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另有《丛书集成初编》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夷门广牍》本。

猜你喜欢

  • 永定河志

    三十二卷。清李逢亨撰。李逢亨,曾官永定河道。永定河见于《水经注》、《北河纪》、《水道提纲》、《直隶河渠志》诸书。只列为众水之一,未有勒为专书者。李逢亨治永定河时,因辑览旧章,详察形势,以成此书。清嘉庆

  • 过云楼法帖

    八卷。清顾文彬辑。光绪九年(1883)刻成。所收从唐代智永至明代董其昌。智永《千字文》为董其昌所藏,后归冯伯衡。缺“龙师火帝”以上数行。与薛绍彭西安刻本不同,其书气韵古质,非唐后人笔。古书迹失名者多,

  • 礼书通故

    一百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生卒年不详,定海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先后作过分水训导、内阁中书,朝庭特旨升用教授。此书阐发礼学,广采百家,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对前人学说择善而从,足可称“体大

  • 射易淡咏

    二卷。此书不著撰写人名氏,卷端只题有“西农”二字。前有陈愫《索射易书》一篇,称其字为孝若。据考,陈愫至清朝尚存,尝与邱象随等共注《李贺昌谷集》。书中又称张九山青衣得《射易》半部于虎邱僧舍,便抄录寄放在

  • 爱吾鼎斋藏器目

    一卷。清李璋煜编。李璋煜,字方赤,山东诸城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病归。本书著录系李氏藏器,计鼎四件、敦一件、簠一件、簋一件、卣四件、尊一件、举一件、觚

  • 昭陵六骏赞辨

    一卷。清张弨撰。张弨,字力臣,山阳(今属江苏省)人。博学嗜古,尤其喜好研究金石文字,晚年以耳聋而废。昭陵六骏,是陕西醴泉东北唐太宗昭陵前六块浮雕石刻,刻于唐贞观十年(636)。昭陵六马图赞,是何人撰书

  • 难经经释

    二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徐氏认为《难经》注释者虽已有十余家,然而散佚缺失者甚多,幸存的注本中内容多为后人所乱,其说不一,经义不明,故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中有不合《内经》之旨者,

  • 赵岐三辅决录挚虞注

    一卷。清黄奭辑。《隋志》载《三辅决录》七卷,太仆赵岐撰,挚虞注。《后汉书·赵岐传》载,岐著《三辅决录》,传于时。章怀注引《决录序》云:“近从建武以来,暨于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书,玉石朱紫,由此定矣,

  • 蒲州府志

    二十四卷,图一卷。清周景柱纂修。周景柱字西擎,浙江遂安人。乾隆七年(1729)举人,乾隆中由中书任太原同知,月余擢太原知府。周景柱性清刚,断案如神,庭无留狱。历知宁武、蒲州二府,在蒲兴建书院以及考院府

  • 彦周诗话

    一卷。宋许(约1111年前后在世)撰。许,字彦周,湖北襄邑(今襄樊市)人。生平不详。书中有“宣和癸卯,予游嵩山”语,下距建炎元年仅三年,据此,知其当为南宋人。书中引述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语,其宗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