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平府志

永平府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李奉翰、顾学潮修,王金英纂。李奉翰,字香林,奉天正蓝旗汉军人。监生,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永平知府。后升江南松太道。顾学潮,字小韩,江苏元和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副贡。乾隆三十八年(1773)任永平知府。王金英,字菊庄,江南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出身举人。李奉翰任永平知府后,主持重修永平府志。志未修完,奉翰升迁,顾学潮来任,遂成此志。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印。卷一至卷三封域志,卷四至卷六建置志,卷七赋役志,卷八学校志,卷九至卷十二官师志,卷十三至卷十四选举志,卷十五至卷二十人物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艺文,卷首有序、历代修志者姓名及本志修撰人名、凡例、目录并永平府舆及卢龙、迁安、抚宁、昌黎、乐亭、临榆的地图为一卷,卷末则有杂记以及学潮和金英跋各一篇为一卷。此志记述较详,这对考察当时经济、人口状况具有重要价值。该志书有同治十二年(1873)补刻本。②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游智开修。游智开(?-1900),字子代。湖南新化人,咸丰举人。以大挑任知县。同治七年(1868)曾国藩督直隶,奏调署深州,后补滦州知州。十一年擢永平府知府,惩处酷吏,并疏请允民贩盐以资衣食。光绪十一年(1885)擢四川按察使。次年护理总督,重庆教案发生后,疏请赎回教会侵占的险要之地,惩办反洋教首领,按中国法律制裁恃教欺民的中国教徒,赔偿外国教会损失。十四年迁广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后以年老乞休。二十一年复起用为广西布政使。史梦兰(1813-1898),字香崖,河北乐亭县人。道光进士。选山东朝城知县,以母老不赴,闭门读书。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内犯,僧格林沁命其招乡勇团练御侮,事平,奖五品衔大学士。同治年间曾国藩、李鸿章聘请入幕,皆辞不就。所学以躬行为本,尤严于义利公私之辨。著有《舆地韵编》、《叠雅》、《畿辅艺文考》等。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五年,受聘主纂《乐亭县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永平府志》。其所纂方志结构谨严,颇受好评。此志是游智开任永平知府后聘史梦兰在旧志基础上增修的。光绪五年(1879)敬胜书院刻本为:一卷图录,二卷沿革表、境内诸水归合表,三卷历代封爵表,四卷至六卷历代职官表,七卷至十卷国朝职官表,十一卷至十五卷选举表,十六卷至十八卷列女表,十九卷至三十一卷封城志,三十二卷至四十三卷建置志,四十四卷武备志,四十五卷至四十七卷赋役志,四十八卷艺文志,四十九卷至七十卷列传,七十一卷、七十二卷志余。卷末为旧志序跋姓氏。此志在卷首指出旧志伪误之处,同时就旧志所记某些方面提出异议。然而,后人普遍认为其与旧志的主要不同是在内容排列顺序方面,较旧志有所改进。

猜你喜欢

  • 恩纪诗集

    七卷。明朱祐杭(?一1519)撰。祐杭为明宪宗第四子。自号纯一道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封兴献王,建藩安陆(今湖北安陆)。史称其嗜诗书,绝珍玩。死后,其子朱厚熄入继大统,是为世宗,追封其为献皇帝。

  • 艾氏易解

    六卷。清艾庭晰撰。艾庭晰宇雅堂,四川内江人。此书卷首为弁言、例言、总论等杂说。第一、二卷解上经,第三、四卷解下经。末卷解系辞、说卦、文言、序卦、杂卦。艾氏解易,实为串解,即同一词句,则列举文王、周公、

  • 渔父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

  • 精华录训纂

    十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权录》)撰。此集周惠栋作注。共十卷,所录皆诗。王士祯晚年仿黄庭坚《精华录》之例,自定其诗为此本。周惠栋的祖父周惕是士祯门人,所以惠栋仿任渊史季温之例,为王士祯集作注。集中引证浩

  • 倪小野集

    二十二卷。明倪宗正(约1514前后在世)撰。倪宗正,字本端,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终南雄知府。嘉靖中,赠学士,谥文忠。著有《倪小野集》。

  • 辛甲

    见《辛甲书》。

  • 明儒学案

    六十二卷。清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本书为我国首部学术思想史专著。共列十九个学案,202名学者,即河东薛瑄等15人;三原王恕等6人;崇仁吴与弼等10人;白沙陈献章等12人;姚江王守仁1人,附录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

    ①一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是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三年(436)所译。除此译本外,汉地还有以下两种译本。一是北凉昙无谶玄始年间(41

  • 夜行船

    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 辨字通考

    四卷。清王在镐(生卒年不详)撰。在镐字西周,太原(今属山西)人。是编为纠正当时楷书的书写混乱而作。自汉唐以来,帖写迭兴,后人袭之,字学因之以讹;又乡村塾师以及农工商贾,非求简便,即求新奇,参差其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