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

四十卷。宋曾公亮(999-1078)、丁度(990-1053)等奉敕撰。《宋史》本传云: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举进士甲科,为政有能声。为人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累官至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尝荐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仁宗临哭,及葬,御书其碑首曰“两朝顾命定策亚勋之碑”。备极哀荣。丁度,《宋史》有传,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后唐时徙居祥符(今河南开封)。度性淳质,不为威仪,居一室十余年,左右无姬侍,然喜论事,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著有《庆历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迩英圣览》十卷、《龟鉴精义》三卷、《编年录》八卷。《武经总要》则为奉诏领诸儒编纂而成,其功最大,公亮惟领其衔而已。晁公武《读书后志》云康定(1040年)中,朝廷恐群帅昧古今之学,乃命公亮等采古兵法及本朝计谋方略,编纂是书,五年而成,仁宗御制序文。其书分前后二集,集二十卷。前集制度十五卷、边防五卷。而卷十六、十八各分上下卷。后集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今考其书,多数卷内分目,目下又列若干子目,至为完备。前集制度十五卷,所论为选将料兵、讲武教例、叙战军争、车骑战法、奇兵制胜、侦察敌形、军行次第、下营择地、古今阵法阵图、本朝常阵阵法阵图、九地六形、攻城诸法、水战火攻、军用器械、赏罚条例、符契传信等等,举凡军队建设与作战的基本理论、制度常识,无不备载,边防五卷述河北诸路(定州、高阳关、真定府)、北番地、河东路、麟府路、陕西路、西蕃地界、成都都、潼川府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的古今沿革、地理方位、山川河流、道路关隘、兵员驻防等,并对河北、陕西、两广土著的发展始末、风土人情等也有论述。后集前十五卷为故事。故事者,前代之旧事也。曾公亮曰:“今采春秋以来列国行师制敌之谋,出奇制胜之策,并著于篇。随其效应,依仿兵法,以分其类目谓之故事”(《武经总要后集原序》)。即选取历代及本朝的战例,作为借鉴。共一百八十五门。如卷一《故事一》的“上兵伐谋”门,选前汉韩信击败楚将龙且、平定齐地等四战例来说明“上兵伐谋”的重要性,言而有征,不托诸空言。后五卷言占候,述阴阳五行、五星星变云气太乙、军行灾异、六壬遁甲等,多荒诞不经之言,无多可观者。《四库提要》谓仁宗为守成主,武事非其所长。公亮、丁度等又为儒生,未娴将略。所言阵法战具,多不实用。至于诸蕃形势,皆出传闻;所言道里山川,亦多刺谬,此诚中肯语。然其书“《前集》备一朝之制度,《后集》具历代之得失”,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其功也不可没,令后人得以考见前代之制度。此书对后世影响至巨,《边防》五卷为后世《读史方舆纪要》等军事地理著作之滥觞。《故事》十五卷,兵法与史例相参证,又为后世之《百战奇略》、《武备志》所借鉴。此书于北宋庆历(1041-1048)间首刊,南宋绍定四年(1231)重刻。宋刻本今已不见。存世有四十卷本(明嘉靖刻本、多种明抄本及清《四库全书》本)、四十三卷本(明正统、弘治刻本)两个系统。上海图书馆藏有明正统四年(1439)李进刻本,清孙星衍、叶德辉跋。北京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藏明弘治十七年(1504)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前集二十卷。此外,国内多家图书馆藏明清抄本、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明正德年间刊本《武经总要前集》(中国古代科技图录丛编初集④)。

猜你喜欢

  • 怡堂诗词钞

    二卷。《宝双璠玙斋诗词钞》二卷。清杨世谦(1871-1895)、杨霖(1870-1920)合撰。杨世谦,一字怡堂,陕西醴泉(今礼泉)人;杨霖,字仲长,广西马平(今广平县北)人,长期充任清廷封疆大吏的幕

  • 说文通检

    十四卷。清黎永椿(其生平未详)撰。永椿番禺(今属广东)人。此书成于同治十二年(1873),把《说文》篆书改写为真书,按真书的画数次第编录。卷首检部目,卷末检疑字,卷一讫卷十四检本部之字。仿《字典》检字

  • 寿石斋藏帖

    四卷。清孙铨辑。孙铨字少迂,工书画,善钩摹。曾为成邸刻《怡晋斋帖》此其辑清代名家书,勒成于嘉庆十三年(1808)。第一卷为二十八家,魏文毅、魏敏果、宋协裳、施愚山、宋既庭、沈文恪、汤文正、李石台、笪江

  • 仲氏易

    十三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又称初晴,又因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起初,奇龄之兄锡龄精通《周易》,但未著书

  • 经学文钞

    十五卷。清梁鼎芬(1859-1919),曹元弼(1879-?)同辑。鼎芬字星海,号节盦,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湖北布政使。元弼字叔彦,江苏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光绪十八

  • 读史镜古编

    三十二卷,清潘世恩撰。潘世恩(1770-1854),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第一;授修撰,后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职,偕纪昀经理四库全

  • 昆山杂咏

    二十八卷。明俞允文(1513-1579)编。俞允文字仲蔚,初名允执,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中诸生。宋嘉定间,龚昱曾辑《昆山杂咏》三卷、续集一卷;至明,王纶又集近代诗歌百篇附益其后,已非旧本。俞允文继

  • 诗韵摘要

    一卷。书者与刻者皆不知姓名。其字高不过一寸,每行十字。宋代贾似道曾缩《兰亭》为小册,名之《玉枕》,为法帖中之最小者,但其高也有数寸。而此册中字之小,从来刻帖者不曾见,字数超万,楷法工整,不知当时如何奏

  • 曲江集

    二十卷。唐张九龄(678-740)撰。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景龙进士,诗人,政治家,官至唐大臣。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对事敏感,他不避权要,直言上书,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

  • 证治要诀类方

    四卷。明戴原礼(详见《推求师意》)撰。此书系作者为配合《证治要诀》而作,又名《秘传证治类方》。书中共载方药四百三十余首,按汤、饮、散、丸、丹、膏分类编次。卷一为汤类,卷二为饮类,卷三为散类,卷四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