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十一卷,序一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广森字众仲,一字撝约,号(xùn,同巽)轩,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乾隆辛卯(1771)进士,官翰林检讨。著述很多,有《大戴礼记补注》、《经学卮言》、《礼学卮言》、《诗声类》等等,后人合刊为《轩孔氏所著书》,《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又名《春秋公羊通义》)即其中之一种。孔广森少年时从戴震学,通《三礼》及《公羊春秋》。他认为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虽然精奥,但其中也有沿袭谬误和凭主观臆说的地方。于是综览诸家,兼采《左传》和《穀梁传》,撰成《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十一卷,序一卷。该书对《公羊春秋》的大义有所发明,对何休的说法有所驳正。如何休《春秋文谥例》解三科九旨说: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此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孔广森却以天道、王法、人情为三科,认为《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一曰让,二曰贬,三曰绝;人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这就是三科九旨。事实上,“三科九旨”之说并不见于《公羊传》中,何休之说未必站得住脚,孔广森另立新说也未必说得通。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说该书“不明家法,治今文经学者不宗。”《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对研究公羊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嘉庆十七年(1812)孔广廉刊本,后又收入《轩孔氏所著书》。又有《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遵朱求是录

    三卷。清周镛撰。周镛字仁泰,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受业于卢抱经之门。自言是书为抱经所授意。书中颇诋斥毛西河,然其义陈旧、庸俗、肤浅,于朱子之学,毫无发明。书中解“贤贤章”袭秦易堂说;解“不逾矩”云“

  • 通鉴地理通释

    十四卷。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宁波)人。淳祐进士。历任西安主簿、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尚书兼给事中等。博洽多闻,于

  • 绣珠轩诗

    一卷。清郭漱玉撰。郭漱玉,生卒年不详,字六芳,号琼泉,湖南湘谭人,鄠县知县郭汪灿之女,衡山诸生罗亨鼎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是《湘谭郭氏闺秀集》其中之一。书前有郭润玉所作序言,共收诗一百二十首。有道光十七

  • 圆率考真图解

    一卷。清曾纪鸿(1848-1877)撰。曾纪鸿,字栗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次子,丁取忠的学生,曾与黄宗宪、左潜于丁取忠指导下在长沙古荷花池的白芙堂共同研究数学。与丁取忠等同撰《粟布演草》第一卷、《对数

  • 新建县志

    ①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周宪修,赵日逸等纂。杨周宪,字觉山,河北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康熙十九年(1680)任新建知县,同年即创刻此志并刊印。全书三十卷,首一卷,末

  • 南阳张延绶别传

    一卷。五代河西张球撰。球字景球,又字行球,敦煌人,官至节度使判官。此传称延绶字绅,光启三年(887年)宠授左千牛,兼御史中丞。按敦煌残卷,别有张球所撰《张淮深墓志铭》,称淮深字禄伯,有六子,延寿排次第

  • 残本古名家杂剧

    五卷。不著编者姓名。此书为元、明人的杂剧选集,仅存杂剧五种。其一为元张寿卿所撰《谢金莲红梨花》;其二未著撰人,为《李云英风送梧桐叶》,其三为元关汉卿所撰《钱大尹宠谢天香》;其四为明程士廉所撰《帝妃春游

  • 忠宣文集

    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宋范纯仁(1027-1101)撰。范纯仁,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之子。天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皇祐元年(1049)进

  • 可园词存

    四卷。清陈作霖(详见《可园诗存》)撰。四卷分别名为“炙簧新谱”、“琴心阁忆语”、“洗红簃曼词”、“花枝楼梦吟”,是作者六十岁以后所作,写家园伤心,诉肠哀楚。本书附于《可园诗存》之后,有宣统二年(191

  • 醉经阁分书汇刻

    八卷。清蔡锡恭辑。蔡锡恭字子寿,又字少峰。此刻所收自清初遗老至嘉庆、道光年间人之八分书,共一百二十家,成于咸丰三年(1853)秋九月。蔡锡恭自言:此刻选取皆从真迹,非审定精确,不敢漫登,盖欲存一代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