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都县志

新都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张奉书纂修。张奉书,江苏人,曾任新都县知县。新都县旧无志,乾隆初陈铦肇修,然草创未及授梓。嘉庆年间亦曾纂修志书一部,然仓促盈帙,以应檄取,实可谓漏脱讹夺之作。张奉书任县令后,旁搜博采,广为考证,修成志一部。《新都县志》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此志考证精审,正旧志之误者甚多。如旧志职官列卫常、苏实、卢照邻、王几于知县,实为大谬。卫常,尝凿西湖,引都江堰之水,灌溉田亩,此新繁事。苏实为令亦在新繁,其皆与新都无涉。唐卢照邻、宋王几,则皆为县尉,非县令也。此志则详为引述,一一更正。其卷十五艺文志,载咸丰年间剑州李榕所为谢忠憨公子澄死事状及新都教谕谢景伯谢忠憨公传,皆为后人所补入。该志尚有民国三年(1914)刻本和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② 六编,清陈习删等修,闵昌术等纂。陈习删,曾任新都县知事。闵昌术,举人。新都县志创修于道光知县张奉书,此志为续张志而作。《新都县志》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为六编,第一编曰舆地,除图序外,尚包括沿革、疆域、官署、城池、乡镇、形势、山川、水利、物产。第二编曰政纪,包括职官、治绩、户籍、赋役、教育、实业、交通、自治、惠政、旌典。第三编曰礼俗,包括享祭、宗教、社会。第四编曰人物上,包括选举、毕业、仕宦;人物中,包括贤良、忠义、孝友、文学、武功、行谊、独行、方技、隐逸、寓贤、寿民、节妇、贞烈、寿妇。第五编曰人物下,为列传。第六编曰文徵外纪。此志体例踵其道光张奉书志,叙次井然。其分门别类,归纳有法,与食古不化抢攘割裂者大相悬殊。第六编外纪详记粮税之蠲免与预征,使读者怵目惊心,可供后人参考。然此志文笔平淡无奇,可称道者不多。

猜你喜欢

  • 铜鼓书堂词话

    一卷。清查礼(1716-1783)撰。查礼,原名为礼、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铁桥。宛平(今北京)人。乾隆元年(1736)登博学鸿词科,二十三年(1758)任户部主事。曾随军征金川,专司督运。后擢四

  • 潘司空奏疏

    六卷。明潘季驯撰。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代水利家。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嘉靖四十四年(1566),总理河道。隆庆五年(1571),主持

  • 河工器具图

    一卷。清郭成功撰。郭成功,淮阴人,乾隆间官河道。身历河干数十年,能勤其职。公余之暇,随所见者,笔之于简,从而图之,编成此书。综观全书,于河工器具,绘图说明,虽无大理论,然十分实用。有志于河防者,不可不

  • 笋梅谱

    二卷。明释真一撰。释真一,真实姓名、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只知其天启七年(1627)居住在杭州法华山龙归坞,著有《笋梅谱》一书。是书主要记载释氏所居之地的各种笋类和梅花。因该地笋类、梅花极盛,故撰此书

  • 五代残唐

    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 离骚辩

    一卷。附《山鬼》不分卷。清朱冀(生卒年不详)撰。朱冀,字天闲,号悔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朱氏对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甚为不满,故撰《离骚辩》加以反驳,并自立新说。还于书前标“别开生面”

  • 肇论疏

    三卷。陈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肇论疏》故名思义,是解释僧肇所撰《肇论》一书的。旧有人称《肇论疏》为《肇论义记》。此疏在发挥肇师思想方面虽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缺欠。一

  • 同文略例小篆通古文举要

    一卷。近代宋育仁(其生平不详)撰。宋氏著有《孝经正义》、《许氏说文解字说例》、《诗经说例》等十二种,辑为《问琴阁丛书》,刊于民国十三年(1924),此编不在其中。据说此编乃因其所撰《同文解字》而作。《

  • 湛渊遗稿

    三卷。补一卷。元白珽(1248- 1328)撰。珽字廷玉,号湛渊。杭州(今浙江杭州)人。与仇远齐名。任常州路儒学教授、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晚年卜居杭州西湖。明成化《杭州府志》载珽著《湛渊集》八卷。《文

  • 京口掌故丛编初集

    六种,六卷。清陶骏保编。陶骏保字璞卿,江苏丹徒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所收著作均有关丹徒故实。宋胡舜申《己酉避乱录》一卷附《校勘记》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已作存目收入;清法芝瑞《京口偾城录》一卷、清杨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