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东三省保安会

东三省保安会

东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视为“禁区”。革命党人对东北地区也很重视。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宋教仁等在大连建立同盟会辽东支部,以后又不断有革命党人来东北活动,联络军学各界,聚集革命力量。1911年武昌起义消息传至东北,革命党人张榕等集于奉天省城密议响应,计划策动驻奉天的蓝天蔚所部第二混成协宣布独立。但东北驻有日本军队,革命党人担心武装起义会引起日本干涉,加之受立宪派影响,因而决定进行“和平革命”,逼走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建立革命政权。赵尔巽在革命风潮面前急谋对策,一面调巡防营统领张作霖部入城监视新军,并将蓝天蔚撤职;一面与立宪派勾结,于11月12日(九月二十二日)召集各界代表会议,宣布成立奉天国民保安会,规定由保安会来“保卫地方公安”,赵尔巽自任会长,各府厅州县均设保安分会,即以该地现任地方官为分会会长。接着,吉林、黑龙江也如法炮制,相继成立保安会,由各该省巡抚任会长。东北三省的保安会没有提出任何反清独立的口号,只标榜“保境安民”,是三省地方当局在全国革命高潮中的从权应变措施,起到了压制人民革命和保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反动作用。革命党人为争取实现“和平独立”,曾计划由第二混成协以保安会维持治安名义派兵入城占据重要衙署,逼赵出走,结果反被赵尔巽抢占先着,东三省革命计划落空,张榕也惨遭杀害。

猜你喜欢

  • 省长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省的行政长官。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7月6日将巡按使改为省长,巡按使署改称省长公署。省长总理全省政务,偏重民政,由中央任命。军政长官则称督军、督理。1924年12月11日临

  • 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3—1855年(咸丰三至五年)间上海人民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武装起义。小刀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秘密团体,系天地会的支派。上海小刀会创始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首领为刘丽川和

  • 巨(钜)野教案

    又称曹州教案。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案件。甲午战争后,德国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天主教海外传教保护权,在山东南部建立了天主教南境总堂,随即在曹州府发展教会势力,唆使教徒欺压无辜平民,激起活跃于曹州的大刀会

  • 商榷系

    见“宪政商榷系”。

  • 士家制度

    魏晋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士家即士兵之家,其户籍立为军籍,不属郡县政府管理。士家集中居住在固定地区,统治者用军事体制管理其生产和生活,在士家制度束缚下,士家既要当兵又要屯田。士家子弟要终身当兵,世代当兵

  • 高勋之乱

    辽穆宗被小哥等著帐奴隶杀死后,拥立景宗耶律贤即位的南院枢密使高勋加封秦王,侍中北院枢密使肖思温加封魏王。高勋的亲信汉人韩匡嗣(中书令韩知古之子)也被任命为上京留守。保宁二年(公元970年)掌握汉军的南

  • 汉朝

    朝代名。包括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 不久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疆域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西南至云南

  • 黄天荡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金帅宗弼(兀术)率军渡江追击赵构,连破越州(今浙江绍兴)、临安(今浙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地。次年二月,因“搜山检海”无获,乃自杭州北撤。宋

  • 唐朝

    朝代名。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李渊之父李虎,北魏时曾任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为“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北周时追封唐国公。李渊七岁袭爵唐国公,隋文帝时补千牛备身,后分别转任谯、陇、歧三州刺史。大业十

  • 会子

    南宋发行的纸币。高宗后期,临安(今浙江杭州)富商先曾印造纸币“便钱会子”。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朝廷在临安置行在会子务,以铜钱为币值本位,面额有一贯、二贯、三贯及二百、三百、五百六种,行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