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编纂家。字简能。魏州元城(今河北邯郸)人。生卒年不详。少读书于淄州长白山,又徙王屋及嵩山,苦学自励。南唐昇元二年(938)至南唐,授校书郎、大理评事。除上元令。元宗时,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
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在大山中倾听风声、水声而作乐,后因以“听风听水”为咏龟兹乐之典。王建《霓裳词十首》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乐府诗类别名。亦称“新乐府”。指唐代诗人根据时事为题材,创制新的篇名而以乐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诗歌。新乐府诗不沿用乐府古题,“即事名篇”,不入乐。初唐诗人长孙无忌、刘希夷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创作,盛唐杜甫作
按常规行事。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
【生卒】:635~713【介绍】:唐僧人,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俗姓张,名文明,齐州(今山东济南)人,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人。高宗咸亨二年(671)由海道前往印度求法取经,历时20多年,回国后主
【介绍】:见岑参。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本谓昭明太子萧统因母亡伤悲,不思饮食,腰围瘦损。后用为形容身体消瘦的典故。杜甫《伤秋》:“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见“伍员潮”。
【介绍】:苏味道作。此诗贺友人升迁,立意不脱俗套,文渲祥瑞之气,意褒庙堂之才。前人许为“通篇壮丽”,则说出了它形式特征,憾乎终难免官样文章的习气,泛泛道来,语壮而情萎。方回曰:“此诗于御史除省郎,曲尽
贾益铎、解师曾、李玉明选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7万字。本书辑录唐人咏大雁塔诗94首,作者计70人,依照作者生活和活动的时间先后排序。诗作内容围绕咏塔,反映了唐代有关谒访、祭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