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姚僧垣

姚僧垣

【生卒】:499—583

【介绍】:

北周吴兴武康人,字法卫。精医术。梁武帝大通六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十一年领太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閤将军。太清元年转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梁简文帝时,以本官兼中书舍人。后以大黄治愈梁元帝。随于谨至长安,为宇文泰所留,以医术事勋贵,为当世所推,诸蕃外服,咸请讬之。累官至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封长寿县公、太医下大夫。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遗命以白帢入棺。有《集验方》、《行记》。


【生卒】:499-583

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北)人。精通医学。仕梁,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迁至太医正。侯景乱后,被召至江陵。西魏克江陵,于谨留侍左右。北周初,为小畿部下大夫。以医术高超迁官。建德四年,武帝于河阴患失音、面麻、足萎诸症,僧垣用药,至华州,帝疾愈。为华州刺史,随侍帝。治愈太子赞心疼病。赟即位,封长寿县公。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开皇三年卒。撰《集验方》十二卷。(,参见《南史》,《北史》)


【生卒】:499—583

【介绍】:

北周吴兴武康人,字法卫。精医术。梁武帝大通六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十一年领太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閤将军。太清元年转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梁简文帝时,以本官兼中书舍人。后以大黄治愈梁元帝。随于谨至长安,为宇文泰所留,以医术事勋贵,为当世所推,诸蕃外服,咸请讬之。累官至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封长寿县公、太医下大夫。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遗命以白帢入棺。有《集验方》、《行记》。


【生卒】:499-583

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北)人。精通医学。仕梁,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迁至太医正。侯景乱后,被召至江陵。西魏克江陵,于谨留侍左右。北周初,为小畿部下大夫。以医术高超迁官。建德四年,武帝于河阴患失音、面麻、足萎诸症,僧垣用药,至华州,帝疾愈。为华州刺史,随侍帝。治愈太子赞心疼病。赟即位,封长寿县公。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开皇三年卒。撰《集验方》十二卷。(,参见《南史》,《北史》)


【生卒】:499—583

【介绍】:

北周吴兴武康人,字法卫。精医术。梁武帝大通六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十一年领太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閤将军。太清元年转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梁简文帝时,以本官兼中书舍人。后以大黄治愈梁元帝。随于谨至长安,为宇文泰所留,以医术事勋贵,为当世所推,诸蕃外服,咸请讬之。累官至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封长寿县公、太医下大夫。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遗命以白帢入棺。有《集验方》、《行记》。


猜你喜欢

  • 范明敬

    【介绍】:明人。洪武初为台州知府,有廉能声。募民兵剿灭海盗,民赖以安。

  • 韦云起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北)人。隋开皇中举明经,大业初为通事谒者,曾检举朋党,并率突厥兵大败契丹。归唐后任司农卿、西麟州刺史诸职。备御突厥,招徕生獠,深得民心。后因隐太子事连株,被仇人杀死。(,参见《新唐

  • 王文和

    南朝宋、齐时人,王玄载族人。前废帝时,为义阳王刘昶征北府主簿。刘昶投降北魏,他南归,顺帝时迁至巴陵内史。沈攸之约与俱反,他斩其使。齐武帝时,历青、冀、兖、益四州刺史,平北将军。(,参《南史》)【介绍】

  • 杨修

    【生卒】: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出身大族。好学能文,才思敏捷。初举孝廉,后任曹操丞相主簿。与曹植相善,曾助植谋立太子,不成。遭操猜忌,被借故杀掉。(,参见《后汉书》)【生卒】:

  • 朱涣

    【介绍】:宋吉州庐陵人,字行父,号约山,一作约斋。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官大理寺丞,知衡州。文章政事,名重一时。为文天祥受业师。卒年八十余。

  • 全节

    【生卒】:?——1668广宁(今辽宁北镇)人。初为明朝参将,与孔有德同降于皇太极,官甲喇额真。顺治中从孔有德攻略西南各地,为右翼总兵。累进封三等精奇尼哈番,加都督衔。孔有德死后,率部攻克桂林等地,屡败

  • 松筠

    【生卒】:1754——1835字湘浦。姓玛拉特,蒙古正蓝旗人。翻译生员。历官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吏部、兵部、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乾隆末期,充使库伦,办理与俄罗斯贸易,护送英吉利贡使回广东。后曾出任

  • 曹彬

    【生卒】:931——999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后周时,隶世宗帐下,补供奉官。入宋,改左神武将军。伐后蜀,克峡中郡、县。两次参与征北汉,拜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雍熙三年(986),

  • 袁点

    【介绍】:宋常州无锡人,字思与。袁默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与默齐名,时号二袁。熙宁初尝为太学直讲,学者推为领袖。累官通判杭州、知淮阳军,致仕卒。

  • 胡亦堂

    【介绍】:清浙江慈溪人,字二斋。顺治八年举人,官临川知县,后内调入京师,为主事。有《临川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