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贡桑诺尔布

贡桑诺尔布

1871—1930

清末蒙古族教育家。号乐亭,又号夔庵。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乌梁海氏。郡王旺都特那木济勒长子。受过严格的蒙古贵族教育,通晓蒙、满、汉、藏等文字,喜吟咏,工书法,善绘画。娶清肃亲王善耆之妹为妻。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袭多罗都棱郡王,任札萨克、卓索图盟盟长。曾镇压本旗内义和团起义。同时,改革旗政、减轻差徭、训练军队、开办工厂商店。为发展蒙古教育事业,于二十八年(1902),创办崇正学堂,亲自拟定“崇正学堂招生布告”,以“教育救国”的思想从事蒙古教育。利用清朝“新政”在客观上造成有利条件,以全旗的财政收入和个人年俸办教育。二十九年(1903)五月,带随员东渡日本,考察日本教育的发展。回国后,成立守正武备学堂及毓正女子学堂,培养了一批蒙古族知识分子和军事人才。三十一年(1905)冬,为启发民智,宣扬新政,在崇正学堂内创办蒙文《婴报》(双日刊,石印),在旗内大量发行;开办图书馆,开展旗民识字运动;将丁税改为户税,贫困户免征;在札萨克衙门特设总管财务的度支局。三十二年(1906)四月,向理藩院尚书肃亲王提出关于对蒙古政策的建议。目睹清朝日衰,于宣统二年(1910)派兵到北京。武昌起义后,以其为首的在京东蒙古王公,成立蒙古王公联合会。与维新派著名学者严复、梁启超等人有往来,曾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主张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全民平等。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公布《蒙古待遇条例》,请其至京,晋升为亲王,任蒙藏事务局总裁,后为蒙藏院总裁,任职达16年之久。主持创办北京蒙藏学校。曾将其父《如许斋诗集》整理成书,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 维朗

    佤语音译。云南佤族地区男子日常广泛使用的一种长刀。刀长约50—60厘米,宽5—6厘米,既是生产工具,又是护身武器,俗称“万能工具”,男子出门大多随身佩带。

  • 庆州白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原称释迦如来舍利塔,俗称白塔子。座落在契丹上京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庆州为契丹腹地,附近庆陵葬圣宗、兴宗、道宗等3代帝后。是塔建于辽兴宗重熙十八年(1049),为八角七级

  • 阿不合

    ①见“阿八哈”(1199页)。 ②见“阿巴海”(1201页)。

  • 分群放牧

    蒙古等游牧民族放牧方式。是一种起源甚早,经过长期放牧实践,因畜、因地制宜而形成的放牧方式。先是由大牲畜与小牲畜分开放牧,演变为牛、马、驼、羊分群放牧,继又按同类牲畜的老幼、强弱分群放牧,有不同的羊群、

  • 隋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隋唐魏征(580—643)、长孙无忌(?—659)等奉敕监修,参加执笔者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85卷,包括帝纪5卷,志30卷,列传50卷。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入唐官至侍

  • 雪列空

    藏语音译,又译雪勒空、雪业列空,意为“(布达拉)山下机关”。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总管布达拉宫财物及拉萨郊区政法而设立的一个事务机关。设四品僧俗官员各1人主持。为布达拉宫征派徭役,管理拉萨郊区的行政、司

  • 七闽

    古族名。始见于《周礼·职方氏》:“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有人根据《国语·郑语》:“闽芈蛮矣”,说“闽为蛮之别种”。多数学者赞同许慎《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神”一说,认为是指

  • 巨津州

    古州名。今云南丽江县西北之巨甸。元宪宗三年(1253),么些(纳西)大酋内附,至元十四年(1277),于九赕立巨津州,因其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自南诏、大理至元代,均为么些族聚居区。《元史

  • 崔礼光

    渤海王国大臣。官殿中寺少令。后梁开平二年(908)正月,奉末王※大諲譔之命朝贡后梁,获后梁加爵秩,赐金帛,返归。

  • 君宝

    见“王廅”(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