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鲁尔

撒鲁尔

突厥语音译,又译撒尔特、撒尔特兀勒。意为“土著”。隋唐时中亚乌古斯部落的一支,以部落首领撒鲁尔之名为部名。七世纪中叶,与该部各支系徙居北庭西北、金山之阳(今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唐天宝中(742—756),徙河中(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花剌子模及呼罗珊(今伊朗东北和阿富汗西北部),成为东亚塞尔柱王朝的主要居民。后因不堪塞尔柱人的歧视及共所实行的分散乌古斯部落的政策,部分西迁。留居在马鲁及撒拉克的一部分与当地罕厥化的波斯人、亚美尼亚人等融合为土库曼人。另一支于元代取道撒马尔罕,经吐鲁番、肃州到西宁,定居循化,成为今撒拉族的主要来源。

猜你喜欢

  • 部族军

    契丹王朝的一种军队。为众部族之军,又称“众部族军”。契丹建国后,在其统辖范围内,除本族外,在北方尚有不少游牧民族,构成众多部族集团。辽太祖时整顿为20部,圣宗时为34部。诸部族分地以牧,其军驻边境紧要

  • 迁善可汗

    即“默啜”(2551页)。

  • 忽斜虎

    见“完颜仲德”(1151页)。

  • 实古迺

    见“完颜习古迺”(1164页)。

  • 东盟

    高句骊人的祭天节。汉魏时高句骊人每年于农历十月祭天,是时举族“大会”,名曰“东盟”。

  • 列本

    藏语音译,又称乃旦,意为“工头”、“监工”。旧时西藏农奴制下在谿卡(庄园)中为领主征调乌拉(差役),指挥和监督农奴劳动,检查登记人畜数额的小头人。多由生产经验丰富的差巴(支差的人)担任。根据庄园自营地

  • 黑水部

    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因居黑水(今黑龙江)近旁得名。《隋书》等称其“在安车骨西北”,当在安车骨部东北,约分布在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至奇集湖附近的黑龙江南北两岸(一说在黑龙江下游),为7部中处最北者。

  • 沙钵略

    见“始波罗”(1550页)。

  • 版长卫

    见“把城卫”(1061页)。

  • 见“賨人”(2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