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咸熙寺

咸熙寺

现名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辽宁义县城东北隅。据《大元国大宁路义州重修大奉国寺碑》称:创建于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由处士焦希赟创其基。清代重修时还曾在梁上发现“辽开泰九年正月十四日起工”题记,更证碑记不误。时规模宏大,“宝殿穹临,高堂双峙,隆楼杰阁,金碧辉映,潭潭大厦,楹以千计,非独甲于东营,视他郡亦为甲。”(明昌三年《宜州大奉国寺续装两洞贤圣题名记》)元末以后日衰,至明清,建筑大都颓塌,只有大雄宝殿尚属完好,其余钟亭、碑亭、无量殿、牌坊、山门等均为清代所建。大殿建于3米高台之上,与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同为国内现存最大的辽金单层木结构建筑。高约20米,东西长近50米,南北宽近25米。五脊单檐庑殿式。前辟三门。殿内柱随屋顶坡度而增高,低柱上梁尾插入高柱柱身,成横向梁架,纵向以额、枋、檩等相接,形成一种别具特点的结构形式。柱础雕刻各类花卉纹饰,为辽代建筑极为稀有的实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斗拱绘有彩画,为五彩遍装,色调鲜明华严,与明清以青绿为主色的彩绘截然不同,尤以42幅飞天最为突出,面部生动,轻健飘逸,充分显示出辽画的特点,保存至今,极为珍贵。殿中有7尊大佛塑像,最高者合底座达8米以上。每尊佛前,各立胁侍菩萨一对。东西两侧,还有天王像各1尊。姿态各异,形象逼真,均为著名辽塑之精品。

猜你喜欢

  • 丝路

    见“丝绸之路”(652页)。

  • 别的因

    1229—1309元朝将领。答禄乃蛮氏。※抄思次子。生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初事窝阔台汗第三可敦(后妃)位下。元宪宗四年(1254),袭父职,为副万户,镇守随、颍等处。六年,受命总辖随、颖之征镇

  • 大阳蛮

    南北朝大阳山诸民族的总称。以山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湖北京山北,大洪山南支地区。北魏延兴(471—476)中,所拥首领桓诞(桓玄子,蛮化之汉族)率沔水以北,滍叶以南8万余落内属。拜为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

  • 提举峒丁

    宋时专管广西左右江溪洞峒丁的官员。属汉族流官。左江道、右江道各1名;一说左江2名,右江1名;一说各2名(东提举、西提举)。职责为巡训、点校、调遣峒丁等事,后兼管朝廷买马事宜,东提举负责等量“蛮”马,西

  • 慕容明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石方1尺4寸,志文19行,行23字。志盖有2寸正楷“大唐故代乐王上柱国慕容明墓志之铭”1

  • 丽姬

    见“骊姬”(1970页)。

  • 八诏

    唐初对分布在西洱河(今云南洱海湖)周围的八个部落小王国的总称。除※六诏外,再加上石桥诏(今大理市下关,首领为时旁,后退至㶸川被杀)、石和诏(在今大理市旧凤仪县城西,首领为矣罗识,后败迁剑

  • 峨尔克奇代青

    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翁牛特地方。原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六年(1632),察哈尔林丹汗兵败,遂率700人来归,以多尔机达苏喇海等百余人复叛,率众围之,与之偕至,受太宗嘉奖,特授二等

  • 札剌儿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札剌亦儿、扎剌儿、押剌伊而、札腊尔。游牧于鄂嫩河东、克鲁伦河北。为漠北强部之一。分为札忽惕、脱忽剌温、弘合撒兀惕、古篾兀惕、兀牙惕、你勒罕、古儿勤、朵郎吉惕、秃里、尚忽惕等十

  • 特健俟斤

    ?—616?隋代回纥第一代首领。又作※时健俟斤。药罗葛氏。被众族推为首领。约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在位。拥众10万胜兵半之。居薛延陀北娑陵水(又作仙娥河、仙萼河,今蒙古境内色楞格河)流域。以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