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依尔登

依尔登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祭神仪典之一。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雅德根(大萨满)除每隔3年举行一次盛大的※斡米南祭典外,每年或隔年还要举行一次这种祭仪。时间也在农历三四月间,地点在雅德根家,或野外。日期确定后,通知本氏族人和经其治过病的异姓或外族人参加。与斡米南不同处为:天数少,一日结束;立树不用桦树用柳树;吃血仪式用羊血不用牛血;参加者所献礼物一般为酒、香、哈达和布匹等,不送牲畜;不举行预示人口增加的“库热”仪式。此祭典分四段:先请主祭雅德根的温果尔(神灵)降临,次请雅德根的主祭神降临,再请所有神降临,四是举行吃羊血仪式。参见“斡米南”(2425页)。

猜你喜欢

  • 勒姐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湟水流域安夷县东南勒姐溪。溪因其部落居此而得名,地当今西宁东平安县。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与※卑湳种羌联合起义,与汉军战于和罗谷,后被镇压。永初元年(107),与当煎等羌发动起

  • 庆童

    ?—1368元末大臣。康里人。字明德。益国公斡罗思子。初为仁宗宿卫,历任大宗正府掌判、上都留守、江西、河南、辽阳行省平章政事。顺帝至正十年(1350),调江浙行省。次年,遣军镇压江东、浙西之红巾军。十

  • 部落使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吐蕃在其本部及河陇吐蕃占领区均设此职。松赞干布在吐蕃设61个千户部,藏语谓“东岱”,每千户部设1千户长,藏语称“东本”。在敦煌文献《藏汉对照词语》残卷中,则称千户长(东本)为“部落

  • 天平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年号。534—537年,凡2年。

  • 阿法克和卓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

  • 侯家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临潭县。因寺主向为侯氏家族,故名;又因在圆形城垣之间,亦称“圆城寺”。一说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建;一说为元世祖忽必烈时自大都至西藏所建108寺之一。明永乐(1403—1424

  • 布沙

    部分壮族自称。亦作“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有居“干栏”,击铜鼓,崇信鸡卜,妇女穿紧身上衣,下身著百褶长裙之俗。操壮语北部方言。有黑沙人(衣饰尚黑)、白沙人(衣饰尚白)之分。明清

  • 七牛婚姻制

    过去贵州青瑶一种婚俗。清同治以前,青瑶盛行姑舅表婚制,姑家女儿必须嫁给舅家儿子,造成人丁不旺,后允许外甥女外嫁,但娶她的人家,上户得交给其舅家牛9头,中户交8头,下户最低也要交7头,故称。因代价过高,

  • 带婚

    苗族婚俗。也叫抢婚。盛行于贵州威宁、云南昭通等地。凡男女双方互相订约结为终身伴侣,女方父母加以干涉不能成婚时,男方便利用花场或赶集日,邀请几位亲友,将女子请到预约地点成婚,婚后再向女方父母提亲,女方父

  • 各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原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成化七年(1471),其族僧人官卓入朝贡马及明甲等物。赐以彩缎、钞、绢等。十七年(1481),复派亦希藏等入朝贡马并盔甲等物,赏赐如例。后依明制屡遣使入朝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