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丞相司直

丞相司直

官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始置,秩比二千石,为丞相府地位最高的僚属。位居司隶校尉上,有所会,居中二千石前。协助丞相监察检举百官,督录州郡长官。哀帝时改置大司徒司直。东汉初复置,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后35)省。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复置,西晋亦曾置,掌监察京师诸官。


官名,武帝元狩五年初置,俸比二千石,为丞相属官,掌佐丞相举不法。光武即位,复置司直,居丞相府(司徒府),助督录诸州,建武十八年省。献帝建安八年十二月又置,不领诸州,而掌督中都官;建安九年十一月,诏司直比司隶校尉,坐同席在上。在战争年代,司直也领兵征伐。“丞相司直韦晃起兵诛曹操,不克,夷三族”(献帝纪);“丞相司直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刘玄刘盆子传)。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孝献帝纪》、《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献帝起居注》。

猜你喜欢

  • 宝晋局

    官署名。清朝山西之铸钱局。顺治二年(1645)置局。雍正七年(1729)改今名。设监铸官一人,以佐贰官充任。掌理本省鼓铸事宜。

  • 理藩院饭银处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掌本院额定饭银出纳及其他经费开支之事。设司员满、蒙各一人,贴写书吏一人。

  • 右都尉

    官名,西汉时西域诸国多设此官,为高级将领。《汉书·西域传·单桓国》:“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陆海军官佐等级名。见“中等官佐”。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房

    清代总理衙门的内部机构,犹如现代的档案室。设提调二人,掌稽察章京及修档案之事,由总办、帮办章京内选派;督修五人,掌督催修档之事;承修五人,掌编辑档案;校对五人,掌校勘档案。另有清档科房供事二十人,掌缮

  • 骑都尉

    官名。秦末汉初为统领骑兵之武职,无员,无固定职掌,不统兵时为侍卫武官。宣帝时以一人监羽林骑,又以一人领西域都护,秩比二千石,遂成定制。后又有领三辅胡越骑、监河堤事者。因亲近皇帝,多以侍中兼任。东汉名义

  • 称长

    官名。唐朝左、右武卫属官,二员,掌唱警,为应跸之节。杂职掌名。唐置于左右武卫,员额二人,掌唱警,为应跸之节。

  • 辅国王

    王的名号之一,地位低于国王、副王,西汉时西域大宛国有此王号。《汉书·西域传·大宛国》:“副王、辅国王各一人。”

  • 权发遣

    官制用语。宋朝除授差遣的一项规定。资序低而任重,低两等资序为权发遣,低一等者为权知。参见“权发遣三司判官”。官员任用类别之一。宋太祖罢节度使之制,派京朝官出知府州事,不拘铨选常规,资序相当者称知,资序

  • 典属司

    官署名。即“典属清吏司”。

  • 左右旅贲率

    武官名。北周置,正职为上士,副职为倅长中士。参见“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