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门县

金门县

①东魏天平初置,为金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北周废。

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宜阳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③旧名浯洲屿。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金门千户所。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总兵官驻此。1914年析思明县所辖大、小金门等岛屿置县,属福建厦门道。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以金门岛为名。1928年直属福建省。


(1)古县名。东魏天平初置,治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属金门郡。北周废。(2)今县名。在福建省南部、厦门半岛以东金门岛上。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5万。辖3镇、2乡。县政府驻金城镇。为侨乡。隋、唐属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设万安监,于此饲养马匹。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属同安县。宋属同安县翔风里。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守御千户所并筑城,取“金城汤池”意名金门城,后沿为岛名、县名。明末郑成功据此抗清,并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自此料罗湾誓师东渡收复台湾。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复属同安县。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属马巷厅。1912年后废厅属思明县。1914年置金门县,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五专区。1950年属晋江专区。1971年属晋江地区。1985年属泉州市。现由台湾省管辖。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东南部。由大、小金门等59个岛屿组成。金门岛最大,呈哑铃状。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最高峰北太武山海拔238米。环岛多港湾、礁岩。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高粱、甘薯、花生、小麦和蔬菜等。水产丰富,有海洋捕捞和养殖业。矿产有硅砂、高岭土、铝土、花岗石。工业有采矿、造船、酿酒、陶瓷、制盐、食品加工等。有中央、环岛等公路,尚义机场、料罗湾码头为对外交通门户。名胜古迹有牧马王庙、明鲁王庙、海印寺、太湖、古岗湖、中山纪念林和郑成功水头点将石、烈屿国姓井、浦东路郑氏书塾旧址等。


猜你喜欢

  • 冥安县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因县界冥水为名。西晋元康五年 (295)改属晋昌郡。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因县界冥水为名。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一说即今苦峪城(锁阳城)废墟。属敦煌郡

  • 写干

    即今江西余干县。《越绝书·记地传》:“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干。”

  • 象郡

    ①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 置,治所在临尘县 (今广西崇左县境)。辖境相当今广西西部、广东西南部及贵州南部。西汉元凤五年 (前76) 废。《山海经·海内东经》: “沅水出象郡镡城西,……郁水出象郡

  • 剑阁县

    西晋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以剑阁为名。后废。东晋永和三年 (347) 灭成汉后又置,孝武帝时废。1913年改剑州复置,次年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即今四川剑阁县。1928年直属四

  • 安居山

    ①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隋书·地理志》 安陆郡应山县:“有安居山。”《舆地纪胜》卷83随州:安居山“在州东北一百十五里”。《清一统志·德安府》 安居山“在随州东北一百十五里,接应山县界”。②在今湖北巴

  • 裹角城

    即高郭故城。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十七里。《寰宇记》 卷66鄚县: 高郭故城,“滹沱河经高郭城南面,亦称裹角城,以水裹其角而过也”。

  • 下溪州

    ①五代晋天福五年(940)移溪州治于今湖南古丈县东北,改称下溪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为会溪城。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后废。北宋分溪州置,治今湖南省古丈县东北会溪坪。《宋史·蛮

  • 邓门陂

    在今河南西华县西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陈州西华县:“有邓门废陂。神龙中,令张余庆复开,引颍水溉田。”《清一统志·陈州府》:邓门陂“在西华县西二十里柳城侧,以邓艾故址,因名”。

  • 木硖关

    即木峡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年(582),沙钵略悉众入寇,“纵兵自木硖、石门两道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

  • 武都县

    ①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境。东汉废。②西汉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东麓。东汉改为武都道。东汉末氐族杨驹徙居于此。三国时复为武都县。西晋后废。③南朝宋侨置,为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