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和山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唐县: 神和山 “旧名石河山。居民避兵于此得免,因改今名”。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唐县: 神和山 “旧名石河山。居民避兵于此得免,因改今名”。
①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西郊。唐樊绰《蛮书》卷3:“阁罗凤据石和城,俘施各皮。”②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北。《新唐书·南蛮传》:施浪诏之裔“据石和城,阁罗凤攻虏之”。南诏筑,在今云南省大理市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汐止镇。清同治《淡水厅志》卷2:蜂仔峙“又下十里许为水返脚,谓湖涨至此也”。
地址或以为在今埃及塞得港西之杜姆亚特。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特番里,国居西南角,名为小食。官场深邃,前有石崖当关以守之,后有石洞周匝以居之。”
五代晋开运三年 (946) 置,治所德昌县(今广西兴安县)。北宋乾德元年 (963) 废。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楚置,南汉同。治全义(今广西兴安县)。辖境即相当今临桂、灵川、兴安等县一带。北宋乾德
战国秦长安君封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汉于此置长安县。集镇名。在海南省澄迈县东部。属金江镇。人口1850。为原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清乾隆建圩,原名永安市,道光年间改今名。农产稻、蔬菜、甘薯、花生、咖
①秦置,为右北平郡治。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汉书·异姓诸侯王表》:汉高帝元年(前206)项羽封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即此。汉属右北平郡。三国魏属北平郡。北魏改属渔阳郡。隋开皇中为玄州治。大业末改为
又称三灵坟。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三陵乡三星村东侧。为唐渤海国时期著名墓葬。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北八里。墓葬为玄武岩条石砌筑而成,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四壁和甬道两壁上绘彩色壁画,惜已全部
一名涨埠。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北十五里江浦。《明一统志》 卷17广德州: 浮城 “在建平县西一十里。广数亩。其上有木,莫能名,斧之则淋漓如血。地至洼下,每夏潦暴涨,诸圩尽没,惟此岿然独存,故名”。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挖黑河南岸瓦侯库乡。清为挖黑土百户。
东晋末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南朝梁废。古县名。东晋末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北。属晋康郡。南朝梁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