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秦路
金皇统二年 (1142) 置,治所在临洮府 (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相当今岷山、秦岭以北,甘肃平凉、崇信和陕西麟游,扶风、周至等县以西,甘肃临夏、夏河、临潭等市县以东,宁夏同心县以南地。大定二十七年 (1187) 分置凤翔路与临洮路。
金皇统二年(1142年)置,治临洮府(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约当今岷山、秦岭以北,甘肃省平凉、崇信及陕西省麟游、扶风、周至等市县以西,甘肃省临夏、夏河、临潭等县以东,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以南地区。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析为凤翔、临洮二路。
金皇统二年 (1142) 置,治所在临洮府 (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相当今岷山、秦岭以北,甘肃平凉、崇信和陕西麟游,扶风、周至等县以西,甘肃临夏、夏河、临潭等市县以东,宁夏同心县以南地。大定二十七年 (1187) 分置凤翔路与临洮路。
金皇统二年(1142年)置,治临洮府(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约当今岷山、秦岭以北,甘肃省平凉、崇信及陕西省麟游、扶风、周至等市县以西,甘肃省临夏、夏河、临潭等县以东,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以南地区。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析为凤翔、临洮二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许昌二市及淮阳县以西,崤山、熊耳等山以东,沁、卫二河以南; 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 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及大巴山以东
①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尚阳堡。明 《辽东志》 卷3: 靖安堡 “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杨木答兀屯可屯兵,黄泥冈屯可按伏”。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29: 尚阳堡在 “ (开原) 城东四十里,
①春秋郑地。即今河南新郑市西北黄水市。《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 (前545),“公及宋公、陈侯、郑伯、许男如楚。公过郑,郑伯不在,伯有廷劳于黄崖”。杜注: “荥阳宛陵县西有黄水,西南至新郑城西注洧。”
唐先天元年 (712) 改大基县置,属洛州(后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大顺初移治柏崖 (今孟津县东南)。北宋开宝元年 (968)移治白波镇 (今孟津县东南二十五里)。金改名孟津县。古县名。
西汉置,属山阳郡。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汉省。
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神岗镇。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从化县有 “神冈墟”。
在今贵州安龙县西。《清一统志·兴义府》 “在城铺” 条下: 又有 “凉水井铺” 等,皆戍守处。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五里。《明一统志》 卷66靖州: 侍郎山 “宋侍郎程敦厚言事忤秦桧,谪居靖州,尝游此山,因名”。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民国初置县佐驻此。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清史稿·地理志》 大通县:“乌拉珲河西流,汇为二泊,曰三捷泡,曰二龙潭,泊旁地肥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