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山国

常山国

①西汉景帝五年 (前152) 改常山郡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以南,曲阳、正定、藁城、赵县以西,内丘以北地区。元鼎三年 (前114) 复为常山郡。东汉永平十五年 (72) 又改为常山国,治所在元氏县(今元氏县西北)。建安十一年 (206) 又改为常山郡。

②又称赵王国。秦亡后项羽封张耳置,治所在襄国 (今河北邢台市)。辖常山、邯郸、钜鹿三郡,相当今河北南部及山东平原、高唐县以西地区。后张耳降刘邦,改封赵王歇,寻为刘邦所灭。


(1)秦亡后,项羽封赵相张耳置,治襄国(即今河北邢台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南部及山东省西北部部分地。后为刘邦所灭。(2)西汉景帝五年(前152年)以常山郡改置,治真定县(即今河北正定县南)。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改为常山郡。东汉初又改为国,治元氏(即今河北元氏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阜平以南,行唐、赵县以西,临城以北及山西省阳泉、平定等地。三国魏复为郡。


猜你喜欢

  • 板勒纥城

    即班勒纥城。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元史· 察罕传》: “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也。”

  • 崮山驿

    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崮山镇。《清一统志 ·济南府二》 载: 崮山驿 “明洪武初置于县东北关外,成化中移此。本朝康熙初改置长城、崮山二驿,一丞主之。今裁”。明洪武初置,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崮山

  • 黄道桥

    隋、唐东京洛阳皇城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有桥: 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即黄道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皇城南洛水上。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

  • 耿当州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耿冻路。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北。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正七年(1347年)置,治今云南省景洪市西北景东。属车里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 新桥马驿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33汶上县 “开水河驿” 条下: “县东南有新桥马驿。盖县为水陆通衢也。”

  • 十二都镇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安流镇西北,琴江与周江河合流处。明、清置巡司于此。

  • 北河店

    又名河阳镇。即今河北定兴县南十里北河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定兴县图:南有北河店。

  • 佛堂山

    在今斯里兰卡南端之栋德拉角。《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国“鹦哥咀山又二三日抵佛堂山,即入锡兰国境”。

  • 扎拉木台

    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东南五站镇。民国汤尔和译《黑龙江》肇州:有“五站(扎拉木台)。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呼兰县西南有扎拉木。

  • 灰山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灰山“在卫西北七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