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戎县
①北魏于戎邑道故址置,属略阳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北周废。
②西魏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北周明帝二年(558)改为芮城县。
③北周置,属洮河郡。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境。隋开皇初并入河津县。
古县名。西魏置,治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张村。属河北郡。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移治今芮城县。寻改为芮城县。
①北魏于戎邑道故址置,属略阳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北周废。
②西魏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北周明帝二年(558)改为芮城县。
③北周置,属洮河郡。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境。隋开皇初并入河津县。
古县名。西魏置,治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张村。属河北郡。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移治今芮城县。寻改为芮城县。
①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五十里。今名尖山寺。《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尖山“群峰攒列,顶有石砦,环以二泉。其南有赤岭,有泉出焉,亦曰赤崖泉,即沙河之源也”。②在今山西右玉县威远堡镇以西。《旧五代史·唐书·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六里澉浦镇葫芦湾村。《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葫芦山 “潮汐消长,如葫芦出没,故名。语曰: ‘潮生潮落,葫芦自若。’ 下有葫芦寨”。
即今浙江温岭市东南隘顽湾。《方舆纪要》卷92台州府太平县:海“在县东南二十里, 曰大闾港,亦曰大闾洋”。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明属海澄县。《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海澄县:月港“在县城西,南接南溪,东通海潮,其形如月”,故名。元置巡司于此。明景泰初,海外贸易逐渐兴起,“民多货番为盗”。成化、弘治年间“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北马尔吉兰。《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有 “麻耳亦囊”。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西南马尔格兰。元时地属察合台汗国。
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四十五里,与蔚县接界。《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五岔岭“岭当通衢,岐路四达,因名”。
在今河北大名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6元城县: 黄金堤堡 “在府 (今大街乡) 东北三十里。皆商民辏集处”。
西汉高祖元年 (前206) 封曹参为建成侯国,属沛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东汉废。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南。东汉废。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下八镇南贵人村。清有把总驻守。
在今福建仙游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北坑岩“在县南。岩石周环如城。元末乡人避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