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匹袍洞

匹袍洞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泗洲镇”条下:“又匹袍洞,亦在州(今桂阳县)东百里,接桂阳县界,亦与江西连境。洞本上犹县所辖,宏治中,‘贼党’负固于此。正德十六年,官兵讨平之。”


猜你喜欢

  • 旧州江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 为钦江支流。《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旧州江“在灵山县西六十里。源出流洞山, 西会南岸江, 入钦江, 注于海”。

  • 西周国名。姬姓。伯爵。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诗经·大雅·緜》:“虞、芮质厥成。”芮,即芮国。《汉书·地理志》左冯翊临晋县本注:“芮乡,故芮国。”古国名。商、周、春秋时封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一说在

  • 南绥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浈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贞观八年(634年

  • 永昌砦

    唐乾宁二年(895)昌州守韦君靖建,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北三里北山上。《舆地纪胜》卷161昌州:“韦君靖,刺昌(州),筑永昌寨。”《方舆纪要》卷69大足县:永昌砦“静南令胡密作碑以记其事。略云:景福元年,

  • 仁寿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普宁县置,为陵州治。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1:仁寿县“从文帝年号”。一说以仁寿宫为名。大业三年(607)为隆山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陵州治,贞

  • 曹县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曹州置,属济宁府。治所即今山东曹县。十八年 (1385) 改属兖州府。正统十年 (1445) 县属曹州,仍隶兖州府。清属曹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

  • 桐庐江

    即桐溪。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元和志》 卷25桐庐县: 桐庐江 “源出杭州于潜县界天目山,南流至县东一里入浙江”。《寰宇记》 卷95分水县: “取桐庐江水中分为名。”即“桐江”。

  • 溥州

    五代晋开运三年 (946) 置,治所德昌县(今广西兴安县)。北宋乾德元年 (963) 废。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楚置,南汉同。治全义(今广西兴安县)。辖境即相当今临桂、灵川、兴安等县一带。北宋乾德

  • 唐家湖

    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唐家湖在 “县南三十四里。西连盛墩湖及夹马路,为太湖委流,东注于运河。嘉靖三十四年,倭贼从嘉兴转寇县境,至唐家湖,时官兵断塘路,截运河而坝之,以营

  • 原起寺

    在今山西潞城市东北四十四里凤凰山麓。始建于唐天宝六载 (747)。院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殿西有北宋元祐二年 (1087) 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