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稽郡

会稽郡

①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上海市,浙江天台山、大盘山、仙霞岭以北及皖南一角。西汉时南扩至浙江、福建全省。东汉永建四年(129)徙治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东汉末属扬州。南朝宋属东扬州。齐属扬州,梁复属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三年(607)复置。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越州,天宝元年(742)复改会稽郡。辖境缩小至相当今浙江浦阳江(浦江县除外)、甬江、曹娥江流域。乾元元年(758)复改越州。

②十六国西凉置,治所在会稽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地。北周初改为晋昌郡。


(1)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地。西汉时扩大,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仅天目山和淳安以西小部地区除外)及福建省全省。东汉顺帝时移治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其后辖境逐渐缩小。西晋太康初为国,永宁元年(301年)国除为郡。东晋咸和时复为国,南朝宋复为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又改越州置,治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浦阳江(浦江县除外)、曹娥江及甬江流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越州。天宝元年(742年)又为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后习惯上会稽郡仍为越州的别称。(2)十六国西凉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境。辖境约今甘肃省安西县、敦煌市部分地区。北周废。


猜你喜欢

  • 文笔山

    ①在今广西钦州市南。《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文笔山“在钦州南二里。又名镇安峰。山峦峭拔,状若文笔”。②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文笔山“一峰挺秀,如立笔然,下临三江。稍西曰

  • 泥山百户所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有泥山百户所。《清一统志·雅州府二》: 泥山所 “在天全州东”。

  • 京张铁路

    从北京丰台至河北张家口市,系京绥线的一段。全长201公里。由詹天佑主持修筑,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动工,宣统元年 (1909) 竣工。旧铁路名。从北京丰台到河北省张家口。全长201千米。190

  • 钳恭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为钳泰州。后废。

  • 武障市

    在今湖南双峰县西南。明置巡司于此。清废。

  • 荆湖南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分荆湖路南部置,简称湖南路。治所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汨罗、益阳、安化、洞口、绥宁等县以南及广西越城岭以南湘水、灌水流域。元废。简称湖南路。北宋初置。雍熙二

  • 柏林驿

    在今陕西宁强县北。《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柏林驿 “在宁羌州治北”。

  • 建中县

    唐光宅初改盱眙县置,属楚州。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后复改盱眙县。

  • 封平县

    东晋末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冈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属新宁郡。南朝宋改属新会郡。隋大业

  • 阳高县

    清雍正三年(1725)改阳高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