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广陵散

广陵散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本为琴曲名。后亦称事无后继、已成绝响者。《北齐书.徐之才传》:“长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马。次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无学术,每叹云:‘终恐同《广陵散》矣!’”


见“广陵散绝”。


【典源】 《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今译】 魏时嵇康 (字叔夜),曾为中散大夫,因受人谗害,被大将军司马昭处死,在东市受刑,临刑前神色不变,仰观日影,让人拿来琴,弹奏《广陵散》,曲终后,说:“袁孝尼 (名准)曾经想跟我学习此曲,我吝惜不肯传授他,《广陵散》从今绝响了!”死时四十岁。海内人士,都为他哀痛。

【释义】 后以此典感叹仁人贤士受谗被害; 或悼念亡友。

【典形】 东市琴、广陵散、嵇生琴、靳孝尼、受广陵、孝尼伤、中散琴、中散绝丝桐、中散戮、索素琴、中散弹琴、中散叹、嵇康东市。

【示例】

〔东市琴〕 清·顾炎武《送李生南归》:“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

〔广陵散〕 唐·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嵇生琴〕 清·顾炎武《华下有怀顾推官》:“邈矣越石啸,悲哉嵇生琴。”

〔靳孝尼〕 宋·苏轼《次韵曹九章见赠》:“正平独肯从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

〔受广陵〕 清·朱孝臧《减字木兰花·舟溯湟江》:“剑头微吷,海水刺天漂热血。惨月中庭,谁解张弦受广陵?”

〔孝尼伤〕 明·袁宏道《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司马也须杨恽在,广陵终作孝尼伤。”

〔中散琴〕 宋·苏轼《张安道乐全堂》:“步兵饮酒中散琴,于此得全非至乐。”


【词语广陵散】   汉语词典:广陵散

猜你喜欢

  • 芝艾共焚

    同“芝艾俱焚”。《北齐书.樊逊传》:“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见“芝艾并焚”。【词语芝艾共焚】  成语:芝艾共焚汉语大词典:芝艾共焚

  • 罗含吞鸟

    《晋书.罗含传》:“〔罗含字君章〕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用为文士才思灿然、文词华美之典。唐李瀚《蒙求》:“罗含吞

  • 疾走先得

    同“疾足先得”。汉 焦赣《易林.损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见“疾足先得”。汉·焦赣《易林·损之井》:“秦失其鹿,~。”【词语疾走先得】  成语:疾走先得汉语大词典:疾走先得

  • 投壶笑

    参见:玉女投壶

  • 长安棋局

    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后遂以“长安棋局”喻动荡不定的政局。柳亚子《题芷畦宴游续草》诗:“长安棋局几时休,蕉萃行吟客子愁。”偏正 比喻动荡不安的政局。语本唐·杜甫《秋

  • 足踏实地

    犹脚踏实地。徐铸成《报海旧闻》五一:“所有有灵魂的人,都应足踏实地,奋发自雄。”见“脚踏实地”。胡其云《中国第一打工仔——刘延林传》8章:“刘延林说:‘做任何一件事要成功,……与其去空想,不如实实在在

  • 官怠于有成

    见“官怠于宦成”。

  • 不当人子

    苏皖方言。不当:不应该,引申为罪过。“人子”是语助词,无实义。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众人道:

  • 郗氏文奴

    《晋书.刘惔传》:“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人也。……性简贵,与王羲之雅相友善。郗愔有伧奴善知文章(伧,粗野,鄙俗),羲之爱之,每称奴于恢。惔曰:‘何如方回(郗愔字方回)?’羲之曰:‘小人耳,何比郗公!’惔

  • 款塞

    远方的外族来叩边塞的门,表示和中国交好或内附。《史记.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裴骃《集解》引应劭曰:“款,叩也,皆叩塞门来服从也。”《汉书.宣帝纪》:“百蛮向风,款塞来享。”【词语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