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屡见不鲜

屡见不鲜

指陆贾对儿子们说,不要让我多次看见不新鲜之食物。意即你们要经常用新鲜之食物待我。后以此典比喻经常见到的事物,没有新鲜感。陆贾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立了很多功劳,官至太中大夫(在皇帝左右掌议论之官员)。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吕后大权独揽,为所欲为,滥杀刘氏诸王及宫室嫔妃与朝廷大臣,又滥封吕家诸子弟为王,享受高官厚禄。陆贾考虑不能争辩,就称病辞职回家。看到好畤(zhì志,今陕西乾县东)田地肥沃,便在那里安家。他将出使时所得到旅行袋中的包裹东西变卖。将钱分给五个儿子作生产资金。陆贾常常坐着用四匹马拉又适合老年人乘坐的舒适大车,带着唱歌跳舞奏乐之侍从十人,佩带着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对他儿子们说:“跟你们约定,我到你们家里,你们要供给我人马酒食,尽量满足我的要求,每10天换一家。我要是死在谁家,他就得到宝剑、车马和侍从。一年中往来要到别人家作客,到你们家大概不过两、三次,时常来见你们,不要让我看到不新鲜之食物接待。你们用不着长久嫌弃我呀。”此典原文“数见不鲜”,后作“屡见不鲜”。

【出典】: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2699、2700页:“陆生常安车驷马(用四匹马拉又适合老年人乘坐舒适之车辆),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shuài帅,大概)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恩(hùn混,忧患)公为也。”

【例句】:

清·顾炎武《日知录》:“‘数见不鲜’,意必秦时人语,犹今人所谓‘常来之客不杀鸡’也。” 清·洪升《长生殿序》:“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 清末民初·梁启超《论专制体制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凡一姓之代兴,则其胜朝子孙,斩刈靡有孑遗,此前世数见不鲜之成例也。”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文字的起源》:“不少的南部的人,到北方来,有的时候,竟也听不懂话,办不了事。这是数见不鲜的事。”


述补 多次看见,不觉得它的新奇。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在现代科学史上,真伪之争,更是~。”屡,不读作lěi。△多用于写感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不足为奇 ↔少见多怪 前所未有 闻所未闻 绝无仅有 独一无二。也作“数(shuò)见不鲜”。


【词语屡见不鲜】  成语:屡见不鲜汉语词典:屡见不鲜

猜你喜欢

  • 旷癏

    同“旷瘝”。宋王安石《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在昔讨论,尝负旷癏之责;于今尊阁,更知被受之荣。”【词语旷癏】   汉语大词典:旷癏

  • 齐烟九点

    唐.李贺《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路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走如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指中州、中国。诗的最后两句大意是:凭高俯视

  • 试灯

    旧俗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张灯以祈丰年,前一日,即十四日为“试灯”。《钦定日下旧闻考》:“《苑置杂记》曰:‘十四日夜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罢灯。’”【词语试灯】   汉语大词典:试灯

  • 知几其神

    《易.系辞下》(卷四):“知几(jī细微)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原意是事物发展的趋向和吉凶,总会有细微的征兆,君子能认识和把握

  • 林宗重黄生

    《后汉书》卷五十三《黄宪传》:“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东汉名士郭林宗

  • 相斫书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魏略》:“豢(鱼豢,京兆人,撰写《魏略》五十卷)又常从问《左氏传》,禧(隗禧,字子牙,京兆人,是当时注述经书的学问

  • 投辖陈遵

    源见“陈遵投辖”。泛指好客的主人。清赵翼《刘檀桥编修六十寿》诗之二:“投辖陈遵无昼夜,吹笙子晋本神仙。”【词语投辖陈遵】  成语:投辖陈遵

  • 馀辉东壁

    源见“馀光”。喻指他人的德泽恩惠。清 杨潮观《寇莱公思亲罢宴》:“他挑灯伴读落叶寒窗,那有馀辉东壁分光亮。”

  • 宣室问釐事

    同“宣室问鬼神”。唐柳宗元《闻籍田有感》诗:“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 不死乡

    《楚辞.远游》:“仍羽人之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后因以“不死乡”指仙境。唐祝元膺《寄道友》诗:“两颔凝清露,玉炉焚天香。为我延岁华,得入不死乡。”【词语不死乡】   汉语大词典:不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