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谖三窟

冯谖三窟

源见“狡兔三窟”。借指避祸求福之法。三国 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主谓 冯谖为孟尝君建了三个藏身之所。语本《战国策·齐策四》: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收买薛地民心,使齐王重用孟尝君及为孟尝君立宗庙于薛之事,致使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之效。”△多用于谋略方面。


【词语冯谖三窟】  成语:冯谖三窟汉语词典:冯谖三窟

猜你喜欢

  • 持紫荷

    《宋书.礼志五》:“尚书令、仆射、尚书手板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或云汉代以盛奏事,负荷以行。”紫荷,指古代近侍大臣负于朝服上的紫色囊袋。因以“持紫荷

  • 九折臂

    《楚辞.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本指人屡次折臂,经用多种方药医治,自己也就成了良医。后来引申为比喻阅历广,经验丰富。与“三折肱”意义相同。参见“三折肱”条。见“三折肱为良医

  • 次公醒

    同“次公狂”。宋苏轼《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高会日陪山简醉,狂言屡发次公醒。”

  • 阿措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绯衣小女姓石名阿措,即安石榴也。”此本是神话传说中仙女名,为安石榴花仙子。后因称石榴花为“阿措”。宋.洪适《许倩报白榴已得玉茗未谐以诗趣之》:“东家阿措休相妒,不学

  • 寇贾之风

    《后汉书.寇恂传》载:执金吾贾复部将杀人,汝南太守寇恂捕杀之。贾以为耻,扬言要杀寇恂。寇恂效蔺相如为大局退让,后经光武帝调解和好。后以“寇贾之风”为顾全大局解除私怨之典。《周书.文帝纪上》:“共追廉

  • 凌风舸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藏几淹留既久,忽念中国,洲人遂制凌风舸以送焉。激水如箭,不旬即达东莱(今山东莱阳一带)。”相传隋处士元藏几航海遇风,船沉没。他随浪漂流到一个海岛上。岛上人热情款待他,留他住

  • 怀梦草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三:“种火之山,有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怀其叶,则知梦之吉凶,立验也。帝(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朔(东方朔)乃献一枝,夜果梦李夫人。”因以“怀梦草”

  • 上楼去梯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

  • 象有齿以焚其身

    简作“象齿焚身”。象因有珍贵的象牙而遭杀,比喻人身怀重宝而遭杀身之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服虔注曰:“焚读曰偾( ㄈㄣˋ fèn 奋)。偾,僵也。为生齿牙,僵仆其身

  • 目击道存

    《庄子.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孔子见到温伯雪子后,亦没有同他谈话,通过观察其外表及举止风度,就了解了他的